首页> 其他类型> 带着铁路到大明> 第64章 金银铜共为保证金,婚成!【求追读】

第64章 金银铜共为保证金,婚成!【求追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次日早朝,刘宽依旧是只听不说,当个小透明。
    中午回到府邸中,他便让春兰、秋月抄录了笔记本电脑上的显微镜相关资料。
    待到下午,他便到奉先殿面见老朱。
    “陛下,这是显微镜的制作之法及相关资料。”
    刘宽说着,掏出了一叠纸张,由李贵转送至朱元璋案头。
    朱元璋上午听朱标讲述了刘宽昨日在医学院夜宴中所言诸事,也知道刘宽准备献上显微镜制法。
    此时翻着看了看,发现里面字他基本都认识,可连在一起组成的言语他却多有不懂,于是不再细看,放到了一边,准备回头交给银作局去研究、试制。
    银作局原是专门为宫中打造各种首饰、珠宝的地方,辖下多能工巧匠。
    因此朱元璋之前将试制简易版望远镜的任务交给了银作局。
    前日询问,简易版望远镜已经制作出来了,只需还需做一些修正、雕饰。
    虽说简易望远镜制法相对简单,但其在军事上作用却颇大,效果甚至比水泥更为显著。所以,朱元璋已下令让银作局对望远镜制法保密。
    或许如刘宽所说,难以永久保密,那就能保密多久是多久。
    放下资料后,朱元璋道:“这显微镜能观察肉眼不可见的细微之物,于医学之发展确实大有作用。”
    “你献上此物功劳不小,说吧,这次想要什么赏赐?”
    刘宽没准备客气,拱手道:“白银万两、良田千亩及京师内城临街商铺一座即可。”
    这赏赐要求相较于刘宽献上望远镜、银镜制法后的要求,要少一些。
    而有了上次刘宽嫌弃宝钞之事,朱元璋也没再说改赐宝钞,而是笑了笑道:“你小子还是那么的不客气啊···都记下了,回头便让人送到你府邸上去。”
    刘宽当即作揖道:“谢陛下!”
    他献上的这些配方,老朱操作好了,完全可以用来赚大钱,所以他要这些赏赐问心无愧。
    虽然他还有不少生财之法,但总需要一定资本去开启——这资本他不从老朱要从谁要?
    说起来,老朱前后赏赐了他三次,加起来着实不少了。
    共计有黄金千两、白银二万两、宝钞千贯。
    又有府邸一座,城外庄园一处,应天府内良田千亩。
    以及京师的造纸作坊、印刷作坊、内城临街商铺各一座。
    最后则是男仆二十,女婢十二。
    不论是庄园、良田,还是作坊、商铺,刘宽都还没去看。这些东西赏赐下来后,都是由府上两位管事负责接手的。
    不过管事倒是汇报过,庄园、良田的佃农,作坊、商铺的雇工,关系也都一并转到他这边来了,目前都按原来的模式在运转、经营着。
    庄园、良田所得产出,作坊、商铺所得利润,也会按期交付到他府上,暂时倒是用不着他操心···
    朱元璋见刘宽谢恩之后并未告退,问:“怎么,你还有别的事?”
    刘宽又从袖囊中掏出一份奏本,道:“此前陛下让微臣写的关于‘大明宝钞该如何设立保证金’的奏本,微臣已经写好了。”
    其实“六部改革”的奏本刘宽也写好了,只是六部革新涉及的人和事太多,他总想尽量完善,再加上事也不急,他便拖着没交。
    保证金之事不同。
    只是弥补大明在宝钞方面的空白,并不涉及什么既得利益群体,事情也相对较为简单。
    所以刘宽便先交上这份奏本。
    至于“大明该如何发展科学、科技”的奏本,他都还没落笔呢。
    奏本由李贵转送御案后,朱元璋便翻着细细地看起来。
    奏本上都是簪花小楷,显然并非刘宽所写——据他所知,多半是由刘宽府上那位被改名为秋月的贴身婢女抄写。
    朱元璋并不在意。
    这婢女抄写的奏本倒是比刘宽手写的好辨认多了。
    奏本不过数千字,内容不算多,但朱元璋却看了半刻钟有余。
    看完,他道:“咱记得你先前说后世强国,皆以黄金作为纸钞保证金,最多辅以白银。”
    “为何你这奏本中,却建议大明以金银铜为保证金?”
    刘宽道:“回陛下,后世各国商品、金钱往来极为频繁,因此各方面都会相互影响,在经济、财政方面也是如此。”
    “因此强国为避免遭受他国影响国巨,都会尽量保证本国货币价值稳定。如此,选择以黄金为保证金就成了必然。”
    “如今大明与世界各国虽有贸易往来,可相较后世却大大不如,国内钱币体系也相对稳定。”
    “再加上目前大明金银铜皆不足用,若只以黄金为保证金,恐怕很难做到。如此,以白银、铜钱为辅助,变成了很好的选择。”
    至于铸造金币、银币之事,刘宽暂时没提。
    一则,以大明目前的铸币技术,很难铸造出合适的金币、银币——合格的金银币铸造起来讲究可比铜币更多。
    二则,确实大明目前不需要金币、银币。
    在宋元之际,百姓使用最多、最频繁的金属货币便是铜钱,金银只是如布帛一般,偶尔充作钱币,实为贵重物品。
    明初情况也大抵如此。
    再加上宋、元、明初皆发行纸钞,只要纸钞信誉不崩,百姓接受度其实还是蛮高的。
    反观当今世界其他各国,都还没有成功使用纸钞的。
    最后,待将来大明工业发展起来,工业品加上原本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大规模销往海外,必然会对周边各国乃至西洋国家产生更大的影响。
    到那时,大明只用宝钞而不用金银币,反倒有助于通过商贸掠夺他国金银。
    朱元璋听了刘宽的解释,点了点头道:“你这想法倒是挺实际——那这超发保证金三至五倍的宝钞,又有何说法?”
    刘宽道:“虽说保证金与纸币理论上应保持一比一的比例,才最为安全。但据微臣所知,后世不少大国都是超发保证金三倍纸钞。”
    “还是大明钱币体系较为稳定的缘故,故微臣认为,超发三至五倍纸钞都不会有大问题。”
    “但五倍也差不多是极限了,陛下应当明文规定,宝钞超发不得超过五倍。”
    “另外,百年之后则需改为不得超过三倍——按微臣预估,百年之后大明因与世界各国交往更为频繁,经济发达远超此时,货币反倒需要更为稳定的价值,才能保证不出大问题。”
    朱元璋再次点头,“此事咱明白了,会留下祖训的。”
    可惜祖训也未必管用啊。
    刘宽暗叹。
    但他并没说出来。
    因为身后之事,老朱管不了,他也管不了,福祸如何,只能看后人作为。
    收起奏本,朱元璋看着刘宽道:“若无别的事,你便退下吧——咱准你几日假期,就别再忙朝廷的事了,多放些心思在婚礼准备上。”
    这是朱元璋作为岳丈对女婿的关怀。
    刘宽笑了笑,道:“谢陛下···微臣知道了。”
    ···
    时间一晃。
    到了洪武十四年八月二十九。
    宜出行、开业、动土、盖屋、祭祀、订婚、结婚,大吉!
    这一日,刘宽仿佛成了一个新郎模样的木偶,任由操办婚事的人摆弄,跟着熟练好的流程一个个地走,忙碌一整日。
    也幸亏他年轻力壮,又听从马皇后建议,养精蓄锐数日,不然未必吃得消。
    又因婚礼是在日落之后举行的,故而刘宽忙到了亥时初(夜晚九点多),送走了最后一位府上宾客,这才算闲下来。
    带着一身酒气,刘宽来到了中院主卧房门前。
    两名十几岁的宫女正守在房门左右,见了刘宽,一起施了个万福礼,“见过驸马。”
    刘宽也算在职场受酒精考验过的,再加上身份特殊,今晚虽喝了一些酒,却并无醉意。
    他知道眼前这两位都是朱蕙兰的贴身宫女,算是陪嫁,今后也将是他府上人。
    至于叫什么,他还未问,也没想此时问。
    点了点头,便带着激动、期待、欢喜的心情,进了主卧,并反手关上了房门。
    因洪武年间汉家婚礼习俗仍近南宋,故刘宽一眼瞧去,便见一位穿着红色大袖婚服、身披霞帔,头戴珠翠团冠,手拿喜扇遮住面孔的女子,静静坐在外间圆桌旁。
    先前的婚礼流程中,刘宽其实已经挑过盖头,看了朱蕙兰的模样。
    故而到了此刻,两人独处新房时,他反倒比进来前平静了些。
    他坐到了桌旁,看着朱蕙兰,笑问:“娘子,我们可是还有哪个婚礼流程尚未完成?”
    扇后的朱蕙兰摇了摇头,发出了清雅柔和的声音,明显有些紧张地道:“夫君,合卺酒都已喝过,并无别的婚礼流···流程了。”
    “那娘子为何还以扇遮面,不肯见我?”
    听此,朱蕙兰不得不拿开喜扇,娇羞低头,俏脸已然绯红···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八零娇妻要离婚,高冷军少失控了 我一个警察,怎么给我悍匪系统!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 桃色仕途 我有一卷度人经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穿成哥儿下一秒 快穿:系统非要必我拆CP 我开的火锅店,鬼差吃了都说好 续弦小夫人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哥布林弱?我亿万族人不答应! 快穿之男多女少真可怕 亮剑:独自发展,开局连升十级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女主把他踩入泥土,我捧起来呵护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 玄幻:开局败军,铸造仙脉后无敌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