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秦相国夫人> 第104章 一零三

第104章 一零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103
    公元前243年,亦是秦王政三年,在楚国春申君的号召下,除却齐国之外的五国攻秦,联军浩浩荡荡兵陈函谷关。
    本打算退隐的老将蒙骜主动请缨,亲临前线。
    但饶是如此,咸阳城内的氛围却不是太过紧绷。
    章台宫内。
    吕不韦步入宫中院落,刚刚站定,就看到秦王政不徐不缓地于棋盘前落座。
    见吕不韦来了,少年国君也不纠结于繁文缛节,只是侧了侧头,指向棋瓮:“许久没与仲父下棋。”
    “都这时候了,王上还有下棋的闲情逸致。”吕不韦调侃道:“可见战事并不紧张。”
    嬴政一哂。
    少年人满不在乎地抬手,示意吕不韦坐下:“仲父,请。”
    吕不韦:“是。”
    他坐到棋盘对面,选了白子,而后静等嬴政落子。
    “这五国、六国,往上数几代,不知道联合起来打过多少次的秦国。”吕不韦说:“只是想要越过函谷关,没那么容易。”
    秦关占据崤函咽喉,四面为山河,地形险要。关口极其狭隘,素有车不能同轨,马不能并行之称呼,如此崎岖狭窄,纵然六国有几十万、几百万的大军,到了这儿也不得不停下。
    再进一步,就等着秦国瓮中捉鳖吧。
    “这是老天给秦国留条活路。”
    吕不韦感叹道:“当年秦国贫弱之时,尚且凭山险得生。如今秦国国力强盛,更是不怕他们找麻烦。”
    嬴政无所谓地侧了侧头。
    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中原各国就嚷嚷着要联合起来打秦国,嚷嚷这么多年,他都即位三年了,才拖拖拉拉发兵,可见所谓联军无异于一盘散沙。
    因而秦王政第一次面对这般局面,却也没有展现出任何慌乱和畏惧。
    少年国君盯着棋盘片刻,最终于一隅落下黑子。
    “维桢夫人提供的新式弓箭,据说在前线颇有效果。”嬴政说。
    “维桢所谓‘反曲弓’。”吕不韦点头,而后又是笑道:“她拖着墨家钜子折腾了把个月,后又把好不容易回家休息的蒙恬抓过去当苦力,要是不出点成果,蒙家可是要找她算账的。”
    所谓反曲弓,意思就是弓身两头不向后弯,而向前。由此增加弓弦拉力,拉力上去后,弓箭也就能够进一步增重。
    上了重箭后,弓箭的杀伤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最初赵维桢提出改进弓箭,还不叫它“反曲弓”,而一口一个“清弓”。吕不韦心中困惑,却没问出,反倒是秦央一个实在人,问赵维桢为何将新式弓箭取名为“清”。
    没想到这反而把堂堂夏阳君问住了。
    她尴尬许久,最后说自己想不出名字,随口起的。
    不过赵维桢总是满脑子奇思妙想,时不时会有出乎意料的话语,大家也就见怪不怪。
    总之,在她与秦央的研究下,又由蒙恬小将军亲自反复实验,总算是在紧要关头把反曲弓的制式规格定了下来。
    战事吃紧,举国工匠加班加点,也没有为秦军全部换上新式弓箭。
    但一部分更换装备、训练完毕的弓兵,已经在守关的战役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打的五国干脆就在函谷关前彻底停了下来。
    进攻的将军们也不是傻子,哪国也不愿意做损失最大的先锋军。
    由此,战事迅速进入僵持阶段。
    可以说换上的新弓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夫人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给寡人意外。”嬴政认真说:“只是夫人不曾上过战场,更不通武学、不会武艺,怎能知晓如何改进弓箭呢?”
    吕不韦苦笑几声。
    他也很想知道,赵维桢究竟哪里来的这些灵感?
    要说改进农具还好理解,就算她不下地工作,可赵维桢认识不少墨家、农家的子弟,几个人合计一下,也能合计出东西来。
    但要说兵器装备……
    昔年的马具图纸有多震撼,吕不韦历历在目。如今赵维桢又掏出来弓箭的改革方案,他甚至都习惯了。
    “维桢曾经说过。”
    吕不韦跟着落子,而后缓言道:“改进器具有两个思路,一则在于知晓使用原理,二则是实用经验丰富。不韦也困惑过她哪里来的主意,后又想想,墨家弟子也并非各个都上过战场,不也是能造出合适的攻城器械么?使用弓箭的道理,无非是用力、瞄准,她不懂瞄准,不懂技艺,就往如何用力、增加射程的方向考虑就是。”
    嬴政想了想,是这个道理。
    可是道理简单,真想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好在秦国不缺武将。”嬴政说:“据说蒙恬将军被拉去帮忙,一天下来拉弓拉到臂膀脱力,他可是上过战场的人。”
    可不是吗。
    吕不韦想起来就哭笑不得:后来蒙恬都跑到他这儿来搬救兵了!小将军一口一个他回来是休息的,恨不得要卖弟求生,要吕不韦提一提把蒙毅换过去顶班。
    好在,赵维桢和秦央总算是在蒙恬撑不住前定下了制式标准。
    “管用就好。”
    吕不韦很是欣慰道:“不韦也不愿看秦国的将士死伤。”
    嬴政微微颔首:“仲父可知前线新来的消息?”
    吕不韦:“王上是指?”
    嬴政:“五国联军气急败坏,刚写了檄文给蒙骜将军。”
    吕不韦:“……”
    听到嬴政提及这茬,吕不韦不着痕迹地歪了歪头。
    他的脸上依旧噙着似笑非笑的神情,明眸闪过几分狡黠:“王上是指春申君在檄文里痛斥不韦斤斤计较、吝啬贪婪,就是个靠自家婆娘上位的无德无能之贱商?”
    嬴政闻言抬头,看向吕不韦。
    少年国君端详对面的秦相许久,手中的黑子捏了半晌,都要焐热了。
    只是端坐着的吕不韦,仍然是那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全然是没把春申君的话语放在心上。
    “仲父不在意就好。”嬴政说。
    “我在乎什么。”
    吕不韦啼笑皆非:“这话若是别人说,也许是真这么想。春申君……他又比我好到哪儿去了吗?”
    说着吕不韦暂且放下棋瓮,身形往后一仰,好笑般抬起双手。
    “不韦再小人,至少也没把自己的婆娘送给国君去。”吕不韦嘲笑道:“春申君此言在不韦看来,完全就是乌鸦笑猪黑。真当自己封了君,就不用顾及过往出身了么?”
    大名鼎鼎的四君子,也就只有春申君黄歇非为诸侯贵族。他与吕不韦一样,亦是护送国君出逃,有拥立之功。
    近似的出身,近似的经历,吕不韦是没料到,对方还好意思写檄文骂他!
    “原本以为,是名劲敌。”
    提及此事,吕不韦感到好笑之余,向来温和的语气中也增添了几分不屑:“未曾料到,春申君此人,也不过是个有了名声就忘了本的势利之徒。他根本不值得不韦放在眼里。”
    嬴政了然。
    确认吕不韦不在乎后,国君才放下心来,将黑子落下。
    “仲父不介怀就好。”嬴政坦言道:“寡人是怕旁人的话,引起仲父与夫人再次不睦。”
    这个“再次”,用的就很微妙了。
    吕不韦:“……可是旁人同王上说了?”
    嬴政:“母后说的。”
    言下之意即是:那也不算是旁人。
    吕不韦干笑几声:“太后还有空担心不韦与夫人的事呢。”
    毕竟由赵维桢主持,她筛了不知道多少个伶人歌姬送到太后府上。那一个个小年轻长得帅嘴又甜,哄得赵姬一套一套的。
    虽然吕不韦最初打算送嫪毐进宫的目的没达成,但送伶人也是一样的。眼下太后除却忙学堂的事情,就是看小年轻唱歌跳舞,倒是不再有事没事就跑相国府干扰他与赵维桢了。
    对此嬴政倒是不介意。
    他巴不得亲妈忙起来,也省得连绣个花都要拿到寝殿给他看看。
    再说太后从邯郸到咸阳,也算是为了他吃了苦受了难。如今都当太后了,享享福也是理所应当。
    “母后还说了。”嬴政勾了勾嘴角:“说仲父至今还没哄好夫人呢。”
    吕不韦:“…………”
    少年人一展现笑颜,哪怕并不明显,平日不见喜怒的面孔也是缓和下来。
    不再微蹙眉心,不再严阵以待,放松下来之后,嬴政总算是流露出些许青春期应有的活泼与放肆。
    到底是长大了啊。
    看着秦王的模样,吕不韦不禁在心中感叹。
    当年初见时,他还不到子楚公子的腰高,如今竟能出言劝诫臣工的家事了。
    “王上。”吕不韦笑着摇头:“眼下不是说家事的时候吧。”
    “相国与太师的家事,也是国事。”嬴政正色道:“你们夫妇和睦,秦国才是真的上下一心。”
    “不韦受教。”
    吕不韦煞有介事地拱了拱手:“王上尚未成婚,就如此体贴。不韦先为未来的楚国公主感到庆幸着。”
    嬴政:“……”
    知道吕不韦是开玩笑,嬴政也不在乎。
    他甚至一本正经地回应:“寡人尚未成婚,但昔年阿父怎么哄阿母的,寡人都记着呢。父王与母后琴瑟和鸣、恩恩爱爱,可寡人却不见得仲父花心思哄过夫人。怎么,就不能送点夫人喜欢的东西,去讨好她么?”
    吕不韦:“维桢最喜欢的,恐怕是别国的城池和土地。”
    嬴政:“…………”
    这倒是。
    听到吕不韦这么说,连嬴政也是没绷住笑意,乐出声来。
    “王上放心就是。”
    见嬴政笑了,吕不韦正经回道:“维桢平日就喜欢钻研吃食,我请商队从齐国带回来了不少新鲜物事,不一定能讨好夫人,也是尽自己一点心意。比起家事,你我还是琢磨琢磨如何退兵为好。”
    谈笑之间,他就把话题拉了回来。
    嬴政静静看着吕不韦,待他重新拿起棋瓮,平静出言:“仲父已有退兵之策。”
    吕不韦很是随意地拢了拢袖子,走出下一步。
    “即使是春申君,也不过捧着那诸侯公卿的老一套。”吕不韦满不在乎道:“对付他们,用不着什么强硬手段。五国攻秦,无非也就是诸侯合纵,人齐心不齐,成不了事,用老办法对付就是。”
    说实话,吕不韦还真的期待过春申君能拿出点新鲜玩意。
    可当檄文的消息传到咸阳来时,他心中大失所望。
    连算是强大的楚国尚且如此,只能证明当今各国,没有哪一国、哪一人,能真正的与秦抗衡。
    “找一国出使?”嬴政立刻跟上了吕不韦的思路。
    “是。”
    少年国君黑子落盘,吕不韦端详棋盘许久,淡淡回应:“就是得劳烦一下蒙骜将军。”
    “怎么?”
    “派人出使去魏国,把之前维桢要来的十五城还回去。”吕不韦阐述道:“信陵君死了,魏王圉亦薨。如今魏王增刚刚即位,他急于想从秦国手中讨点便宜,而没了信陵君,魏国朝中也不再有坚定抗秦之人。”
    说到最后,他还不免有些感慨:“四君子如今也只剩下黄歇一人,一代不如一代。”
    嬴政了然:“今日送还城池,魏国退兵,五国合纵不攻自解。待他们退兵之后,再请蒙骜将军打回来就是。”
    吕不韦:“若是老将军有兴致,把维桢没要过来的五座城池也打下来都没问题……哦。”
    他还不忘记补充道:“何况是公子非主张抗秦、说服春申君合纵。此番五国耗时耗力却兵败如山倒之祸皆因公子非而起的消息放出去,再让商队提几句王上对公子非怀恨在心——届时不用秦国出言,韩王也会自觉把公子非送到咸阳来谢罪的。”
    最后落脚在公子非,嬴政心下满意。
    他确实没把五国合纵放在眼里,但少年国君多少有点担心韩王一个激动,把韩非砍了谢罪。
    要人来,那也得是活人才行。
    “还得请仲父为此上心。”嬴政认真道:“寡人不想就此横生事端。”
    说得当然是公子非的事情。
    吕不韦心知肚明,郑重行礼:“不韦明白。”
    嬴政:“亦是要仲父上心,别再招惹夫人生气了。”
    吕不韦当即失笑:“是了,不韦同王上下完棋就回去赔罪还不行么?”
    …………
    ……
    同一时间,吕家食肆。
    赵维桢目瞪口呆地看着商队运进来的几个沉重水箱。
    她可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回来的,又在这个时代经历过逃难、去过多个国家。赵维桢自诩现在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可当商队的头领把水箱掀开的时候,她仍然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掌柜朱平更是大吃一惊:“这,这都是什么怪物?哎哎哎,夫人!”
    要不是朱平手快,赵维桢非得一个没把持住栽进水箱里不成。
    “回管事。”齐国回来的商队头领兴奋道:“此物名唤何罗,传闻是海中才有的神兽啊!”
    好的,原来这玩意在当下叫何罗。
    还神兽,怎么不说是伟大的天父和救主克苏鲁呢?!
    赵维桢稳住身形,看向水箱,里面明晃晃装着的,是一只不大不小的章鱼!
    “把这玩意送到宫里去,快点。”赵维桢捂着心口:“上贡给王上。”
    “就、就这么神圣么?”朱平愕然道。
    “神圣个屁!”
    赵维桢久违地骂了脏话,她痛心疾首:“这东西用马车运到咸阳来得多少成本啊,败家玩意!”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一人之上清黄庭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财富自由从毕业开始 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气运词条,从九龙夺嫡开始 大学报道,军训教官见我立正敬礼 盖世神医 刑侦专家[九零] 超凡大谱系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重生之狂暴火法 医疗系学霸 六零年代机修厂 [三国]我,呼风唤雨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 北美1849,从淘金开始做军阀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