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有些不太好吧”</P>
韩成犹豫了一下,望着几人说道。</P>
听墙根这事儿,他还真没有干过。</P>
朱棣笑着一把拉过他道:“有什么不好的</P>
这个事儿大家都干。”</P>
“我们成亲时你以为大哥。就没干这事”晋王朱棡也笑着说道。</P>
“对,对,一起听……听墙根!”</P>
秦王朱樉开了口:</P>
“老四成……成亲时,是真……真利害。</P>
我……我才刚在心里数……数了个一二三,他……他就好了……”</P>
“哈哈哈……”</P>
朱樉这话刚一出口,朱棡就爆发出了一阵儿畅快的大笑。</P>
别提有多开心。</P>
不过,下一刻,他那发出了一半的笑声,就硬生生的憋了回去。</P>
被抽冷气的声音所取代。</P>
毫无疑问,动手的人是多少有些恼羞成怒的燕王朱棣。</P>
他一肘子捣在了朱棡的肚子上。</P>
朱棡挨了他这一肘之后,并不恼怒。</P>
拉开了和朱棣之间的距离后,接着贱兮兮的笑。</P>
眼泪都给笑出来了。</P>
燕王朱棣被气的咬牙切齿。</P>
看着他们几个笑得这么开心,韩成忽然之间意识到了一个事。</P>
“那……那之前,我和有容成亲时,你们……有没有去听墙根”</P>
几人闻言,齐齐摇头。</P>
“二妹夫,情况不同。</P>
你是我们的二妹夫,娶的是我们的妹妹。</P>
这事我们哪能干”</P>
韩成闻言,倒是一下子反应过来了。</P>
自己倒是忘记了这一茬。</P>
不过,若他们真的听了,那也没有什么事。</P>
自己还是挺厉害的。</P>
像四哥那样,数个一二三就没了的,是真让人意外。</P>
在此之前,无论如何他都想不到。</P>
原来堂堂永乐大帝,居然还有如此光荣的历史。</P>
韩成见此倒也并没有耽搁。</P>
很快同意了这件事,和他们一起加入到了这件事情里。</P>
当然,他可没那么大的好奇心。</P>
真的想要听到些什么。</P>
而是以前没有参加过这种活动,此时乃是专门体验一下大明洪武时期的这个风土人情。</P>
活到老学到老嘛。</P>
真的!</P>
他乃是最正经不过的人,此时做这些,真的是为了体验一下风土人情。</P>
别的都不重要。</P>
……</P>
东宫这边,装扮一新。</P>
太子朱标的婚房,窗棂和门上,都贴着大红的喜字。</P>
被房间里透出来的橘黄烛光照耀着,看起来特别的喜庆。</P>
韩成,和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几人,猫着腰,偷偷的溜到了墙根儿处。</P>
几人纷纷从口袋里,怀中,或者是其余地方,拿出来了广口的杯子等东西。</P>
贴在了墙上。</P>
然后把耳朵贴靠上去听。</P>
韩成看的多少有点目瞪口呆。</P>
自己这几个舅哥,准备的东西可真全。</P>
看着那被晋王朱棡,递到自己面前的一个同款的杯子。</P>
韩成心中多少觉得,此非君子之所为。</P>
如此想着,他伸手将之接过,并且学着他们的样子,扣在了墙上,贴上去听。</P>
此非君子所为,好在他并不是君子。</P>
倒是可以放心的做……</P>
房间之内,不时会有着一些低低的交谈。</P>
除此之外,倒也没有别的什么动静。</P>
如此等待了一阵儿后,房间的灯熄灭了。</P>
几个等待的有些无聊的人,顿时来了精神,都不困了!</P>
全神贯注的,在这里仔细的倾听着房间里的动静。</P>
但很可惜的是,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里面还是一点动静都没。</P>
这人几人,都是满心疑惑。</P>
这怎么和想象之中不一样呢</P>
这……该不会是大哥,不得其门而入了吧</P>
这不可能啊!</P>
大哥又不是什么事都没经历过的。</P>
孩子都有两个了。</P>
几人不死心,继续在这里等。</P>
结果依旧是没什么动静。</P>
到了最后,朱樉都靠着墙睡着了。</P>
朱标的房间里,也传出来了呼噜声。</P>
几人面面相觑。</P>
大哥这事已经经历了一些重要的时刻</P>
还是说根本没有经历过,就睡着了</P>
今天的事,这……就算是过去了</P>
这次听墙根儿,等于听了个寂寞……</P>
而在他们蹑手蹑脚,拉着睡得迷迷糊糊的秦王朱樉离开之后。</P>
太子朱标房间里的呼噜声,也逐渐变小。</P>
最终消失。</P>
朱标悄悄的来到了窗户边上,将窗户推开了一条缝向外观看。</P>
发现外面一个人也没了。</P>
脸上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神色来。</P>
和自己这个当哥哥的斗</P>
自己这些弟弟们,还嫩着呢!</P>
也不想想,当初是谁带着他们听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等人墙根的</P>
他早就防着这一招了</P>
把窗户关紧,朱标来到床边,拥住了早就已经卸了妆的女子。</P>
二妹夫之前所说的对,逝去的已经逝去。</P>
活着的人,生活还要继续。</P>
尤其是自己这种国家储君,更是如此。</P>
身上的担子很重,很多事情都不能任性而为。</P>
自己也应该,放下思想包袱开始新的生活了……</P>
……</P>
三个月后,应天府城外码头这边,韩成和太子朱标一行人,站在这里进行送别。</P>
送别的对象是燕王朱棣。</P>
这个时候的他,正立在高大的战船甲板上。</P>
“大哥,二哥,二妹夫,五弟,你们回去吧。</P>
不必再相送,也不必为我担忧。</P>
只管等着听我的好消息传来!”</P>
这次,朱棣前去的乃是高丽。</P>
“且看我到那边后,如何把他们给收拾的服服帖帖!</P>
跪下来,好好的当咱大明的儿子!”</P>
朱棣出声说道。</P>
没有离别的伤感。</P>
有的只是无比的兴奋。</P>
还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求</P>
朱棣此时自然欣喜。</P>
他早就想要带兵,前去倭国,好好打上一番了。</P>
并将大量的金银给弄回来,推动医学的发展。</P>
不过,朱元璋等人经过一番仔细的思索后。</P>
觉得大明的海军力量,还不够强。</P>
大明市舶司开展后,已经迅速的获得了不少的利益。</P>
也将不少的利润,投入到了龙江宝船厂。</P>
用来建造新战船。</P>
兵杖局那里也拨了很多款,用来铸造洪武大炮,并研发更多火器……</P>
此时对高丽那里动手,也是为今后出兵倭国做准备。</P>
从高丽那边跨海而去,经略倭国最方便。</P>
因此,很有必要先把高丽那里得收拾老实了。</P>
除了这么一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最近高丽那里,又有些不老实了。</P>
和蒙元残部之间,眉来眼去的。</P>
其内部也不太稳。</P>
在大明有志于把蒙元残部,给彻底剿灭的情况之下,他这样的做法,简直就和作死没什么区别。</P>
所以就有了燕王朱棣这次的行程。</P>
对于这高丽,朱标朱棣等人,本身就被高丽那里,做出来的不少事感到恶心,没有什么好感。</P>
后面又从二妹夫这个未来的人口中,得知棒子无耻之极。</P>
疯狂的去汉化,疯狂的窃取华夏的好东西。</P>
各种发明历史。</P>
连屈原都被他们,给强词夺理的说成了是他们的人后。</P>
就更加的恶心了。</P>
这次过去,不好好收拾收拾他们,都对不起他们这等恶心的样子!</P>
这次,燕王朱棣不是一个人过去的。</P>
还有一万水师随行。</P>
战船也高大。</P>
不仅如此,北平防线的徐达那里,也会做出一些动作,在必要的时刻配和朱棣。</P>
徐达觉得,是不是可以通过这样的行动,在给高丽那里一些教训,把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同时。</P>
也顺道把北元王廷那里的主力,给吸引出来。</P>
把他们给一锅端了</P>
虽然知道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不可以这样做。</P>
反正也是搂草打兔子,顺手的事。</P>
万一要是真能成呢</P>
岂不是赚大发了</P>
站在这里,送走了意气风发的朱棣。</P>
看着他乘船远去的身影,朱标韩成等人,也同样显得兴奋。</P>
他们大明对外经营海洋,又迈出了极为坚实的一步。</P>
高丽之后就是倭国。</P>
还有南洋,西洋,以及大洋彼岸等地!</P>
星辰大海,大明终究迈出去了这一步。</P>
终究有一条,会是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明土!</P>
……</P>
“父皇,教材已经编好了,你看看如何”</P>
一个月之后,武英殿这里,韩成再次前来见朱元璋,并将一个沉重的包裹给提了过来。</P>
放到了朱元璋的案头。</P>
朱元璋闻言,忙站起身来,亲自将这包裹给打开。</P>
打开之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本本的书籍。</P>
放在最上面的是国语。</P>
下面的是历史……</P>
在古代,文史不怎么分家。</P>
当然,在明朝科考时,因为是考四书五经的缘故。</P>
所以许多读书人的侧重点,都在四书五经上。</P>
对于历史并不太看重。</P>
但是,历史又怎么能不被重视</P>
怎么能不学习</P>
韩成这时候的做法,就是把语文和历史分科。</P>
这是根据后世的经验来的。</P>
这样的话,可以把知识分得更细。</P>
也能系统的教学。</P>
让读书人,最起码能掌握一个大致的历史梗概。</P>
并且,这些历史,今后都要列入到必考的科目里。</P>
如此做,就是为了让今后大明,不至于如同原本那样,只以四书五经取士。</P>
从而导致到了后来,出题越来越偏。</P>
越来越怪。</P>
众多读书人,为了科考当官,只钻研和进士科有关的东西。</P>
把历史那些都给抛到一边去。</P>
韩成这倒也并不是准备培养全才。</P>
而是让读书人,知道一些最起码的历史。</P>
不至于数典忘祖。</P>
而韩成所修订的语文,有四书五经的一些内容。</P>
但也吸取了后世的内容,并根据大明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改变。</P>
还添加了诗词歌赋等……</P>
第三类书籍,则是思想品德。</P>
主要是用来规范人的思想,提倡保家卫国,以及重视科技等方面的事。</P>
思想必须要统一,必须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P>
引导百姓积极向上。</P>
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大明更有凝聚力。</P>
更好弥合南北。</P>
如今的大明,可并不是一股绳。</P>
不是铁板一块。</P>
南北之间,割裂还很严重。</P>
尤其是南面这边的很多读书人,那是根本不把北方的人当成一家人来看。</P>
无比的鄙夷北方之人。</P>
自宋朝的靖康耻开始,北方被胡虏占据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P>
幽云十六州,更不必说,丢失的时间更长。</P>
足足整整四百多年。</P>
汉儿尽做胡人语,却向城头骂汉人。</P>
这种情况很正常。</P>
朱元璋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P>
进行一个思想上的统一,和弥河南北之间历史留下来的巨大创伤,紧密相连。</P>
只有内部稳定了,那在今后,对外之时,走的才会更加稳当。</P>
朱元璋的历史评价如此之高,除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复汉人河山之外。</P>
其弥合南北,在里面也同样是占据了极大的份量!</P>
如今,韩成来到了这边,自然是要在这件事情上,努力的推上一把了。</P>
那么编撰出这么一本书,来对人进行引导,加强思想教育,十分有必要!</P>
除了这些在,还有数理化。</P>
只不过,物理化学的课本,所涉及到的东西并不高深。</P>
不过是一些初级入门的东西。</P>
不过在这个时候,这些也已经挺重要了。</P>
就这还是韩成,通过恋人系统,兑换了一些东西之后,才做出来的。</P>
不然,想要让他凭借一人之力,就弄出这么多的教材来,是根本不可能的。</P>
哪怕在再多上个三五年的时间,也弄不到现在这等程度。</P>
毕竟有的东西,做不得假,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P>
朱元璋拿着教材小心的翻看,并听着韩成的讲述。</P>
良久之后,都粗略的翻看了一遍。</P>
点头道:“小成,这件事你做得特别好!</P>
文化方面这一块,确确实实需要好好的改变改变了!</P>
科考也需要开了。</P>
不过,今后咱要用这些教材进取士!”</P>
韩成道:“父皇,这是我应该做的。</P>
不过,物理化学以及算术这些方面的教材,还不算完备。</P>
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慢慢的进行补充。”</P>
朱元璋道:“这已经很好了。</P>
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P>
今后,研究出来新东西了,再继续往里面添加也就是了。”</P>
韩成点了点头,而后望着朱元璋道:“只是……父皇你这个时候准备如此做,很多人一定会炸毛吧</P>
这和撅了他们祖坟,没什么区别。”</P>
朱元璋闻言,身上有着一些杀伐之气,弥漫而出。</P>
“炸毛就炸毛!</P>
看看是他们的脑袋硬,还是咱的刀子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