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红楼:我,冠军侯,迎春表兄> 第二十九章 :天使降旨

第二十九章 :天使降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嬴渊本以为。
    姬长此番前来,名义上是巡营,实则是为阿禄台遣使一事。
    但着实没有想到,姬长唯一目的,就是来给嬴渊送甲胄、兵刃,顺道打探一下他的私事。
    自始至终,姬长都未将阿禄台所派使者当回事。
    细细想来,倘若他能中阿禄台的离间之计,那也不可能在一众兄弟里脱颖而出,最终坐上龙椅。
    姬长当日便就离开兴武卫大营,归去途中,他向身边的一名内侍吩咐道:
    “差人告知皇后,让她在宫里多照拂那贾府庶女。”
    在这个时间点儿,贾元春还没有被封为凤藻宫尚书与贤德妃。
    显然,姬长对于贾元春的存在,尚未知情。
    或者是曾经知道,但因为政务繁忙,又给忘了。
    内侍小声询问道:“陛下,不知是否要向娘娘讲明原委?”
    这倒是提醒了姬长。
    宫中情况复杂,暗里的斗争颇多。
    若让皇后误以为什么,反倒不好。
    “如实告知即可。”
    说到这里,姬长思虑再三,又补充道:
    “就直说,贾府名唤迎春者,乃是朕麾下爱将中意之人,需好生照料着。”
    若换做旁人,姬长万不会这般上心,为了嬴渊能够安心,他几乎是将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到了。
    话说距离姬长选定公主伴读人选已过数日。
    这一天。
    京城,荣国公府梨香院那边。
    因薛宝钗选公主伴读一事,扰得薛姨妈心中多日不宁。
    如今的薛家,看似表面风光,坐拥极多财力,掌管皇商,实则内里危机四伏。
    薛家原本是商贾之家,依靠薛宝钗的父亲维持一定的地位。
    但随着她父亲的去世后,整个薛家逐渐失去了经济支柱。
    再随着薛蟠的不学无术,纨绔无能,最终慢慢走向崩塌。
    在此之前,也就是如今的薛家,为了维持体面,只能依附其他家族,比如荣国公府。
    对于薛姨妈来说,若想让整个薛家恢复到薛宝钗父亲在时的繁荣,只能指望麾下一对儿女。
    儿子不提也罢,女儿...倒还有些指望。
    倘若自家女儿能攀上公主的关系,薛家自然也就没了什么难关。
    所以,薛宝钗选伴读这事,对薛姨妈乃至整个薛家都很重要。
    可宝钗看到自家母亲因此事日日忧心,甚至都到了茶饭不思的程度,不免劝慰道:
    “母亲,公主伴读之事,又非我们能做主,静观其变便是。”
    坐在椅子上的薛姨妈唉声叹道:“早知就让你舅舅去走走关系了,如今也晚了。”
    这几日,朝廷就会将公主伴读的人选确定下来,此时去走关系,已经于事无补。
    而且,最终敲定伴读人选的官吏出自礼部,就连公主都无选择权力,除非是相中了哪家姑娘,亲自去求帝后。
    在薛姨妈这等妇人眼中看来,礼部那些官吏,都显得颇为迂腐。
    他们打心眼里,就瞧不起商贾出身的薛家。
    即使再有权势,再富又能如何?始终只是商贾而已。
    薛宝钗给薛姨妈倒上一杯茶水,“母亲,我们只需尽人事,听天命便是。”
    薛姨妈再次叹道:“女儿有所不知,礼部那些人,向来看不惯怎么薛家从商。”
    “为娘只怕,他们不会考虑咱们薛家女儿,约莫是要寻个士大夫家的姑娘以充公主伴读之职。”
    薛家已故老祖,就是跟随大周太祖打江山的那位,官至紫薇舍人。
    这紫薇舍人,原叫做中书舍人,主要职责是起草诏令,参与国家机密。
    在大周刚开国那会儿,紫薇舍人的地位,仅次于丞相。
    薛公去世后,薛家后代子孙很‘争气’,放着好好的书香世族不做,非要去碰钱财。
    就好比是武勋世家的子孙不去当兵却去读书了。
    自然会受到文人的排挤。
    后来的薛家子孙也发现了这一点儿。
    既然已经无法融入读书人的圈子里,就只能与一些武勋世家交好。
    由此,便有了以荣宁二府为首的四大家族。
    其实话说回来,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薛家在薛公去世后,的确是在走下坡路。
    薛家子孙认为,一大家子人总是要吃喝拉撒维持开国勋贵家族的体面吧?
    那只好赚钱了,于是后来就成为了皇商。
    其实当朝一些士大夫,也苦于穷困,也想赚钱。
    但他们不能明着赚,否则就是有辱斯文,是要受圈里人排挤,犯了商人不准从政的铁律。
    那怎么办呢?
    他们就找了个法子,自己不去从商,却让家族支脉里的人从商。
    我家族旁系从商,与我主脉有何干系?
    于是,在大周,官僚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局势。
    比如,大房负责当官,手握权柄。
    二房就去赚钱,通过自身财力,去帮着大房一步步向上走。
    大房好起来了,接触到国家的核心机密,赚钱就不再是难事了。
    倘若二房的人想要从政了,那就将有读书天赋的子嗣过继给大房,反之亦是如此。
    最终,一大家子人,都能过好。
    他们管这个叫做维系一个家族的长久之道。
    但像薛家与荣国公府这样,明摆着去赚钱,去弃武从文,舍了根本,还是少见。
    王子腾为什么官越做越大?
    除了被皇帝重视以外,还有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王家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忘本。
    王家先祖官至都太尉统制,这是高级武官职位,好比太尉。
    整个王家的所有人脉,都在兵营里。
    王子腾初任京营节度使时,为何能够将整座京营各卫的将士管理好,而且还没有遇到什么乱子和阻碍?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京的兵卒都是世袭制。
    他们祖上就是跟着王家老祖打仗的将士,他们的后代,又怎会去寻王家子的麻烦?
    是以,王子腾从武一途才会一帆风顺。
    但荣国公府呢?
    将兵营里的人脉统统舍弃不说,还空挂着武勋职位,却让自家子嗣从文。
    这不就是吃着武勋的饭,砸着武勋的碗吗?
    最终,只能让贾府后代子孙落得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下场。
    所以,在贾府衰落时,整个朝廷里,没有人会帮贾府在皇帝面前说些好话。
    总而言之,贾府有些忘本了。
    毕竟,世上之所以有贾家,是因为初代宁荣二公在战场上浴血拼杀。
    这,才是他们的立足根本。
    说罢贾家、薛家、王家,再去说史家。
    本为文臣名宦之家。
    却始终都与武勋维持较好的关系。
    甚至都将自家女儿嫁给袭封荣国公的贾代善,也就是贾赦与贾政的父亲。
    史家属于弃文从武的典型。
    虽然其族内有人身居高位,但毕竟不被文人所接受。
    这不,史家唯一一位大员——世袭保龄侯史鼐,还被朝中政客给排挤到了外地,做不了京官。
    除了王家还算守本,其余三家,实在一言难尽。
    话说回来。
    就在薛姨妈忧虑期间,有下人来报,说是宫里前来降旨。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霍格沃茨:伏地魔也别阻止我学习 灵魂扳机 圣拳! 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LOL:才满18,让我逆袭重生 玄幻:长生神子,何须妹骨证道! 普罗之主 夫人请住口 沙盘上的大宋 重启人生 傲世狂徒 鸣龙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年代文里的暴发户 摆烂,摆烂,摆烂!!!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综漫:武侠万事屋 暗体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