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秦光明跟崔庭理闲聊了半个多钟头,老崔要请他吃饭。
秦光明笑呵呵的婉拒了。
“崔局,大家都挺忙的,就别麻烦了。我还要进山,森铁的时间也不等人。”
“好吧,我就不耽误你的正事了,去吧。”
老崔已经从秦光明的态度中看出,这小子好像已经有了其他打算。
自己很多话也没法讲。
很多事都是强求不得的。
俩人在办公室分手。
秦光明就急匆匆的去了蔡家岗森铁站。
这是林业局自营的森林铁路系统。
有自己的运营体系。
内部职工乘坐,也是要花钱的,只是优惠很多。
秦光明过了四个车站,来到了跃进经营所。
现在已经更名了,叫天龙山经营所了。
车站上的站牌已经改了名字。
可其他的都没变。
秦光明下车就去找当年在进修班相熟的老人。
当年的五七干校和工人大学早就不存在了。
很多老师都调到了各处。
依然在天龙山经营所的就是当年烧炉子的老张。
老张家他熟悉,当年可没少去。
自从结业后,他就没再来过,也不知道老张还在不在。
按照他以前的记忆,秦光明找了过去。
房子还是以前的房子,院子比以前破旧了许多。
只是院门上了锁。
他站在门前喊了几嗓子,也没人回应。
正不知进退的时候,有人路过。
秦光明赶紧询问。
“这是不是老张家?”
“哪个老张家?”
“张宝全家?”
“对,老张上班去了,家里没人。”
“他在哪儿上班?”
“他在经营所烧锅炉呢!”
那人很是热心的指了路。
秦光明道谢后,就往经营所办公室去。
天龙山经营所的办公室依然是当年的那栋砖房。
围着一个大院子。
房后是一个高耸的烟囱。
烟囱下就是一个锅炉房。
秦光明走过去,见了锅炉房开着门。
他扒着房门喊了几声“老张!”
“谁啊?”
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回应了一声,紧跟着就是脚步声。
门里走出一个小老头。
样貌苍老了许多,不过还有当年的影子。
“老张?张宝全?”
“是我啊,你是?”
“我啊,秦光明啊,山下的秦光明!”
“呃,哎呀,怎么是你呀?!小秦?”
老张很是惊讶。
他揉了揉眼睛,咧着嘴角笑了起来。
依然有当年烧炉工的样子。
“哈哈,小秦,你怎么来了?”
“老张,我想你家老母鸡了!”
“呵呵,老母鸡,我现在啥鸡都没有了!”
老张有些颓废的样子。
“你咋了?跟我唠唠?”
“进来吧,我正拾掇锅炉呢,这不是要入冬了嘛。”
他说着话转身就往里走。
秦光明跟了进去。
锅炉房里亮着昏黄的灯光。
屋子中间是一个大坑。
坑里是一台大锅炉。
锅炉的旁边堆着一片煤底子。
老张走到坑底,拿起铁锹掏着炉灰。
秦光明拿出香烟来,给老张点上。
“烧锅炉几年了?”
“好几年了。”
他一边掏灰一边喷吐着香烟。
脸上露出惬意的表情。
他挑了十几挑的炉灰,总算是清理干净,这才拍打着身上的灰尘,说道:“走吧,回家喝一杯。”
回到家,老张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又从供销社里买了瓶酒。
秦光明询问他老伴,老张苦笑了一下,“不在了,两年了。”
俩人就着简单的小炒,喝了起来。
喝上几口酒,老张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他诉说这几年的经历。
以前他就是个临时工,给工人大学宿舍烧炉子。
后来,学校撤销了,他就没了去处。
被经营所安排来办公室烧锅炉。
俩人唏嘘感叹了下当年的糗事,也说了当年的快乐。
秦光明也说了自己的遭遇。
得知秦光明已经不在风光,老张叹了口气。
“咱们没有权势的人,就是对付活着,没招儿。”
秦光明呵呵一笑。
“老张啊,前段时间我去南方看病,可是看了眼了。你是不知道啊,比咱们这儿好多了,只要你肯干,过的一定比这儿好!”
“外面再好,我也不行。我出去了能干啥?给人家烧锅炉?”
“谁说你不行?有机会我带你出去看看,没准你还能干出大事呢!”
秦光明的话,他听了只是摇头。
他知道自己的斤两,一个老光棍,一点底子没有,在家都混不出来,出去了更白扯。
“老张,咱们经营所有人采山货吗?”
“有啊?就是量少。你想要啥?”
“黑木耳。”
“木耳?那可有的是。”
“能不能介绍几家,我去跟他们唠唠。”
“行啊,现在就走。”
“远吗?”
“不远,就在一前一后,几十米。”
秦光明推开酒杯,跟着老张出了门。
果然,走不远就到了一户人家。
“老杨,老杨,在家吗?”
“谁啊?”
“我,老张,张宝全。”
“哟,是你啊,有事?”
屋里出来一个黑壮的汉子。
“我朋友想要木耳,找你唠唠。”
“行,行,来,来,进屋。”
三人一前一后的进了屋。
屋里亮着灯。
一个妇女正在灯下补衣裳。
有两个孩子趴在炕桌上写作业。
见客人来,就要起身让地方。
秦光明赶紧制止。
“别,你们该干啥干啥,我就是来了解下情况。”
老杨搬来了凳子,杨嫂倒了两杯白开水端了过来。
俩孩子很是好奇的盯着秦光明看。
秦光明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块来,放在了炕桌上。
“尝尝,水果糖,甜。”
俩孩子不敢动,看着爸妈等指示。
“哎呀,你看看,咋能让你花钱呢!这事!”
老杨和杨嫂都客气道。
“没事,给孩子的,也没几个钱。”
有了这一出,大家的关系自然就拉近了许多。
“今年木耳咋样?”
“一般,各家各户采点都留着自己吃,也没多少。”
“咱们经营所能有多少?”
“最多几十斤吧。”
老张也帮腔道:“可不,你要是早点打招呼,没准就能多采点儿。”
“现在木耳什么价?”
秦光明就是不是墨迹的人。
“不便宜,怎么也得四五块钱吧。”
老杨看了眼张宝全。
“小秦也是咱们林业局的,都是自己人,你就说个实在价。”
“最少也得3块。太少了没人卖!”
秦光明一听3块钱一斤,心中一喜。
因为他知道,八三年黑木耳的价格放开了。
黑省供销社收购价已经上涨到了8块。
零售价在哈尔滨一斤10块钱。
在这儿收购3块,这中间的利润可不小。
他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说道:“明天你帮我给有木耳的人家说一声,我收。有多少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