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Z世代艺术家> 第110章 斩向整个文化领域的绝艳一刀

第110章 斩向整个文化领域的绝艳一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09章斩向整个文化领域的绝艳一刀
    第二天,各大报纸铺天盖地的报导了春晚盛况。
    本山大叔的小品,不出意外的又造了新梗。
    「你脱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除此之外,谢庭锋也得到了浓重笔墨,热度当即爆表。
    然而,并不都是好话。
    甚至可以形容为,完全正面的评价并不多。
    在那一堆莫名其妙的批评中,某些江湖耆老的言论格外搞笑。
    什麽奇装异服啊,什麽发型不庄重啊,什麽普通话太差啊,什麽花里胡哨啊,什麽唱功不如谁谁谁啊,什麽靡靡之音堕落之风啊……
    很难想像,但这就是现实。
    对,没错,谢庭锋的春晚初舞台,在事后受到了很多吹毛求疵的批评。
    这很可能间接导致他在之后的数年里,几度拒绝春晚邀请,一直到2005年才第二次重登春晚舞台。
    甚至本届导演都受到了大量批评,过于追求噱头丶不如98春晚有意义丶没有把好节目关等等。
    很多批评者,堪称有名有位。
    直到翻遍了今天的报纸,方星河才忽然理解,为什麽后来文哈当春晚导演之后,把节目的娱乐性削掉那麽多,死抱着她的「教育意义」,任由网友们怎麽骂都不改。
    因为把节目办得太娱乐化,就要受到老人们的批评和来自于内部的压力。
    同样是挨骂,被网友们骂几句能损失什麽实际利益?
    让重要人物满意才叫正治智慧。
    事实证明,她在那个位置上坐得很稳,比任何人都稳。
    但是方星河可不惯着那些倚老卖老的朽暮之辈,在报纸中摘下几个最离谱的批评者,添加到已经基本成型的文章里,直接给赵春华和陈丹娅一人发去一份。
    大年初二,文章同时在两大报纸上刊登。
    在一众对谢庭锋的吹毛求疵中,显得极度扎眼,也极度叫人感到意外。
    方星河的文章,乍一看题目很狂,却是少有的力挺谢逼王的表态。
    当然,其实内核更有意思。
    「昨日在山上同师傅师兄们团圆,大家围在一起看春晚,言笑晏晏,其乐融融,共庆国泰民安。
    忽然,谢庭锋身穿一袭礼服携董捷出场,师自师姐当时便瞪大眼睛,悄悄咽了口口水。
    哈哈哈!
    师姐,你也有馋男人的时候?
    察觉这一点的我第一时间发出无情嘲笑,结果挨了一拐,甚痛。
    不过节目本身确实精彩,我要为节目组丶总导演和谢庭锋本人鼓掌欢呼。
    单看目前的态势,想必导演本人在确定节目时便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那些来自于老一辈建设者们不理解的眼神丶质问和批评,一定不是刚刚出现的,但他顶住了,我佩服他。
    我非常尊敬为我们带来了今天生活的老一辈建设者,也理解他们的不理解。
    他们那一辈人的青春遍布着血和火,激情在青春革命叙事里熊熊燃烧,庄严肃穆的牺牲和死亡带来了对『浮华靡靡』绝对厌恶的思想钢印,他们爱这个国家,但是看不惯现在的小年轻和小年轻过于娱乐化的心态,这两种思想并不发生冲突,甚至爱之越深责之越切。
    但是恕我直言,这显然是一种没能准确定位时代主题的古板固执,一部分老人家,仍然活在他们的『想当年』。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现在已经是2000年,青春革命叙事早已彻底落伍,应该陈列在建国历史博物馆里,供后人们敬仰丶怀念丶追忆,而不是继续活跃在新生代的崭新舞台上。
    当前的时代主题是什麽?
    奋斗内核不变,但是奋斗方向已经变成了发展,发展经济,发展国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冲击四个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但发展是不是一定要苦大仇深丶时时刻刻接受严肃教育?
    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
    伟人讲,要严肃,也要活泼。
    纪律和乐观主义要并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要并重。
    我们国家的很多人都在跟着喊口号,要建设精神文明,要发展文化软实力,再问他们怎麽建设怎麽发展?他义愤填膺:今年的春晚太不严肃太不庄重了。
    这不是答非所问,这是立场压倒了原则。
    ——我们那个时代的风气才是唯一的正确,这是立场。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要用开阔进取的心态去建设新中国,这是原则。
    某些老人家,真的应该松一松神经,好好想一想新时代的主题了。
    谢庭锋的舞台确实有一种开天辟地般的推陈出新,带着新娘上舞台,既不严肃也不庄重,可这不好吗?
    我觉得没什麽不好的,这场表演太帅了,我师姐很喜欢,我也很喜欢。
    我甚至很乐意宣布:自今年开始,谢庭锋就是仅在我之下的国内第二帅,港台同胞里的第一。
    我不可能承认他比我帅,尽管他确实把这份工作做的棒极了。
    很多哗众取宠的人都在挑他舞台的毛病,然而我看到的是这场表演的重大意义——他把一种风格带到了我们广袤的土地上,他把自己戳在那里形成了一种新的影响,他作为一个流行偶像站到了舞台最中央,同样是战场最前线。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文化战场也是战场。
    伟人对此有过精辟论述,并且极其重视实践,让文化力量和意识形态成为一种重要的民族主体思想屏障。
    半个世纪过去了,文化战争正在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席卷而来,而我们的某些人,却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做着另外一种卖国贼——文化卖国贼。
    文学界有那麽一批人,卖力吹捧西方文学巨着,对国内的文学作品却极尽打压之能事,但是只会讲寥寥几个英文单词的他们却不知道,那不是因为西方文学的原文有多美,而是大师们用中文之美将其翻译出来一种触抵我们灵魂的韵味。
    比如粗鄙不堪的『fackyourmother』,翻译成『汝母吾养之』以后,便独具一种温暖和厚重。
    只会讲Bitch和shit的殖蛆们显然不懂。
    广义的文化界里也有那麽一批人,卖力吹捧国外的一切,对国内的同类作品大肆贬低。
    去年宇多田光发行的新专辑《FirstLove》被某些人誉为『流行领域的颠覆之作』丶『可以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丶『二十年不过时的神专』,对此我表示同意,是很好。
    但同样是这些人,对国内的音乐却大肆贬低,执行极其恶心的双重标准,刘欢老师的《从头再来》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港台音乐略微高级一些但拾人牙慧,谢庭锋之流无病呻吟……对此我很有意见。
    好不好是很主观的事情,你们可以在同一标准下说任何东西好丶骂任何东西不好,可是你们不能一边给国外的文化加权,一边给国内的文化减分。
    这就不是个人喜好了,这是极其刻意的文化矮化。
    你们是中国人,但却做着各种各样矮化中华文化的事情。
    你们是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吗?
    不,我相信你们都是聪明人,你们不是蠢,只是坏。
    而更让我感到可悲的是,我们的很多同胞,我的很多同龄人,从未意识到这一点。
    喜欢国外的偶像并不是一件错误的事,这很正当,去年李贞贤以『手指麦克风』和扇子舞火爆整个亚洲,这是她应得的,她确实很潮。
    前年小李子以《铁达尼号》红遍世界,成为地球球草,他所创造的角色确实经典,这也是他应得的。
    我喜欢小李子也喜欢李贞贤,我甚至觉得HOT《战士的后裔》旋律动感,舞台表演赏心悦目。
    我勇于接受外来文化的一切冲击,我敞开胸膛拥抱它们带给我的触动,我感激它们让我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种种精彩。
    但是,我不接受任何以此为由的自我贬低和自我矮化。
    他们越强,越让我有战而胜之的欲望。
    我们的传统文化非但不差,甚至是独一份的牛逼。
    我们的流行文化刚刚起步,但是必然会迎头赶上。
    我们的新生代流量偶像文化自我而始,现在又被谢庭锋拉到一个新的高峰,我不嫉妒他,我希望他能继续走下去,带来更多更好的音乐和舞台,扛住国际文化的冲击。
    所以你们到底为什麽批评他?用那种荒谬丶阴暗丶上不得台面的理由?
    谢庭锋的演出盛大而浩荡,叫人看到了拿回文化话语权的希望。
    音乐不是我的战场,所以哪怕HOT粉丝大规模举报我的《苍夜雪》,但我从未公开批判他们。
    我不会跳脚痛骂,我尊重他们的作品,新鲜的东西不管多麽离经叛道都总能带来一些前进和改变,一团死水般的世界不可能催生出足够的幸福感,可是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国内能有流行歌手站出来,对什麽日流韩流欧美流勇敢放话:我们华流才是最屌的!
    你们中的很多人瞧不起流行文化,觉得这玩意太low,我瞧得起,任何一种文化阵地都重要,我们的每一寸文化国土都必须有人守护。
    我的《苍夜雪》一直都有国际出版社跟进,与我沟通国外发行事宜。
    我拒绝了。
    我说:这是一部客观反映了国内某些黑暗面的作品,但我是写给国内读者看的,它的警示价值只对国内有意义,放到外面去,最多只是满足一种猎奇心理,也容易被某些用心不良的人放大。我不需要外国人认同我的文学水平,更不想让外国人看到我的家乡不好的一面。
    于是直到现在,《苍夜雪》也没有在国外出版发行。
    但是在青春伤痛文学这个战场上,我守住了国内的基本盘,不会再有哪部国外的青春文学能让小女生们痛哭流涕到如此程度了,她们有抗性,有审美,也有标杆了,这是我的功绩。
    而在流行音乐领域,乃至于流行音乐偶像领域,显然是谢庭锋等歌手的战场。
    他的横空出世,在我看来,意义不下于一剂强心针。
    正值韩流肆虐丶日流高升之际,有这样一位属于我们自己的同胞,带来了如此震撼且赏心悦目的舞台,这真的是行业之幸。
    我大概率和他做不成朋友,面对面的时候,我不允许任何人比我更能装逼,但我喜欢他的表演,也欣慰于他的出现。
    同时我也真心希望,我们内地学音乐的帅哥美女们,也能涌现出新一代的偶像明星,不管是用颜值丶用实力丶甚至用炒作,只要你们火起来之后唱的是中文,那就好。
    先解决有没有,以后再慢慢解决好不好,这是时代发展的规律。
    再向外延伸扩大,不管是游戏丶动漫丶影视领域,我们都需要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偶像出现,他们可能带来种种问题,使得一部分同胞反感甚至厌恶,甚至带歪一些年轻小朋友,但我们仍然需要他们。
    现在需要,未来需要,永远需要。
    对抗外来的一切,守住从这块炎黄故土上诞生的一切,乃至战而胜之,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终极使命。
    假如再上升些,搞搞教育意义,上上价值,那麽我想说——
    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注定不能开着坦克从38度线再次碾过那根盲肠,如果我们注定没有机会攻破东京血屠366日,那麽就用我们的文化冲垮他们,让他们再次感受天朝上国『刑不可名威不可测』的霸道意志,重新生活在汉语文化圈唯一至高宗主国的灿烂俯视中,有意识地让那种文明的维度碾压变得极度恐怖,叫他们崩塌,叫他们绝望,叫他们跪下来祈求宽恕。
    而我绝不宽恕,绝不留情。
    现在,你们这群食古不化怎麽都想不通其中道理的老人家,以及蝇营狗苟别有用心的文化卖国贼,可以开始给我扣帽子了。
    其实我自己也有总结,你们可以称呼我为——
    一个极致的民族主义铁血疯子,时时刻刻准备按下核弹按钮的大复仇主义代言人,文化屠夫,方愤怒。
    其实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特别冷静理智,但是你们肯定不信,那就算了,就当我疯了吧。
    愿意陪我一起疯的人,无论如何,最终都会聚到我的身边。
    这就是我的民族自信心的诞生根源,那些虫豸,永远不会懂得。
    最后一句,写给谢庭锋——你真的很棒,但我一定会是最后的胜利者,睇好!」
    最⊥新⊥小⊥说⊥在⊥⊥⊥首⊥发!
    ……
    文章一经刊登,便毫无疑问,再次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仍然是方星河一贯的风格,可是这一次,他的视角更宏阔,视线更深刻,并且用非常情绪化的语言讲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道理。
    在此时,2000年的2月初,韩流日流和好莱坞流行文化还没有掀起如后世那般强烈的波涛,只是初步显现出一种强横的态势。
    方星河的新文章恰逢其时,几乎可以称之为振聋发聩。
    结合时代,结合去年开始横扫大街小巷的几大案例,只是一瞬间,他就说服了好多有识之士。
    茫茫多的忧国爱国者,第一时间转载并予以正面点评。
    经过一天的酝酿,当日的晚报就开始跟进讨论,并且在随后的几天里愈演愈烈。
    一场新的讨论,有关于文化软实力,文化战争,文化侵略和保护,迅速成为正月里的热潮。
    这个领域,可以聊的话题实在太多了。
    单单一个「偶像的价值和意义」就足以吵破头,越往深挖越有料,越是上升越是恢宏壮阔。
    因为方星河论述的是一种真理。
    其实他本人并不喜欢后世那些流量,很多人都不喜欢,但是,局限在内部去看待,和站在更高的视角上去评判,结果一定不一样。
    我们没有自己的偶像,年轻小女孩就一定会去追捧BTS丶日系偶像,我们没有自己的塞纳河48,宅男们就一定会继续追捧AKB48。
    扩大来看,我们不输出自己的霸总短剧,海外的短剧就要倒灌进来。
    我们不做自己的3A大制作,游戏市场就永远充斥着国外价值观。
    所以,站在个人立场上讨厌流量明星,和站在宏观视角上支持本土流量明星,非但不冲突,反而正是一种高度理智高度警惕高度爱国的体现。
    现在,他把这种高维思路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来,再以他的个人影响力迭加上谢庭锋的热度,将文章的传播性拉满,让足够多的人看到,也让足够多的人能看懂,这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精妙宣战。
    蹭热度?太瞧不起咱方哥了。
    我要借着你的热度制造新的热度,把你斩我的那一刀,用一种更高格局的思路,斩向整个文化领域。
    这份强度,不是上给谢逼王的,那太狭隘了。
    方星河给整个社会上了强度,给韩流日流欧美流上了强度,给上至官老爷下至小女生都上了强度。
    盛誉谢庭锋,不是因为喜欢他,而是因为此刻的他值得盛誉。
    把他架到扛日扛韩第一线,同样不是目的,而是真心希望他能顶住一段时间。
    最起码顶到周奶茶出现,或者是顶到小方终于攒够金币打算唱歌。
    当方星河直接揭破文化战争的严峻性之后,将使得谢逼王具备一种大义,从而获得更多认可和粉丝,变得更火丶更流行丶更具影响力。
    但这并不是坏事。
    从宏观的角度讲,将敌我矛盾及时挑破,能够更早地建立起一种共识和凝聚力。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谢庭锋越火,方星河这个始作俑者也会收获很多无形的东西。
    至于损失……
    他的确向所有方粉推荐了一次谢庭锋,主动给予谢逼王一种特殊身份,降低了方粉爬墙的负罪感,使得粉丝流失速度加快了。
    但是换个角度想,这是一件原本就拦不住的事,主动也好,被动也罢,谢庭锋今年都是必火必爆的,那为什麽不掌握主动权呢?
    在方粉流失的同时,锋迷也重新认识了一次方星河,两大粉丝群体开始正面审视彼此,对立情况得到极大缓和,开启一场漫长的渗透和融合。
    在这种状态下,任何阴谋诡计都失去了作用,未来,一定是谁更强,谁就笑到最后。
    而方星河不惧怕和任何人正面pk,他现在唯一缺少的东西,只有时间。
    那麽,降低对立,拉长时间,让两大粉丝群体彼此交融,对方星河的长期利益反而是一种巨大利好。
    这不比直接引战高明多了?
    而且方粉的心气绝对没有泄掉,最后一句,方星河的宣言,足以表明立场,在格局之上建立个性。
    这篇乍一看平实的文章,几乎完美实现了所有战略,影响深远,甚至可以形容为改变了某种局面。
    轶凝老师非常难得的第一时间发文,以最快的速度应援。
    「方星河的文章又一次洞穿了一种现象之下的本质,也为我们建立了一种基于新时代语境的文化评论标准。
    好的东西我们可以大大方方的说好,不好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大大方方的批评,但我们绝对不能因为文化产物的国籍和出生地而对它们进行双重标准的歪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作协人警惕。
    ……
    我一早就说小方这孩子很好,瞧,他变得越来越好了,我真为他的胸怀而感到骄傲。」
    轶大姐仍然那麽温和,批评也不重,但她把现象讲清楚了,为方星河文章里的『文学细节』做了重要补充。
    顺便,又把小方怒夸一顿。
    ……
    英皇也乐坏了,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还有这种好事。
    于是,港岛唯一一家能在内地公开发行的报纸,港岛商报,于社会版和文学版大篇幅报导了方星河其人和这篇文章的影响力。
    挺谢踩方是必然的,那边就是这么小家子气,但是至少很公允的介绍了方星河现在的火爆程度,以及部分文章的积极意义,将他定义为内地文学天才,青少年偶像。
    很有积极意义,让方星河真正进入到此刻的港岛主流视线中,被港岛年轻人所熟知。
    可惜,刊登的照片仍然体现不出来方星河的真实颜值,否则怕不是又要爆火。
    这一点谁都没辙,现在的像素就这屌样,天神下凡也得被封印大半星光。
    反正方哥算是小赚,ojbk。
    ……
    谋子一向不爱掺和这种事儿,可是这一次,或许是和他相关,心中有感慨,也或许是因为仍然惦记着让方星河打包带着《苍夜雪》跟他玩,总之他也难得发声了。
    「我和方星河面对面的聊过天,他是那种学什麽都极快,不用点就通的超级天才。
    他看待事物的视角,和平常孩子很不一样,他阐述问题的思路,经常能够使我深受启发。
    而他现在对于文化领域斗争的解读,非常有见地,非常精辟,非常切中要害。
    别的方面我不敢讲,但是在电影行业,情况其实已经危在旦夕,很严峻了,你看《铁达尼号》的国内票房,有时候想想我都很绝望,这种文化上的话语权我们到底要怎麽拿回来?
    上回开会的时候,有人批评我,说:你是张毅谋,别人可以悲观,你不能这麽悲观!
    但其实大家都悲观,我是最不悲观的一个。
    可是小方不一样,你看他多麽有斗志,而且他不是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志,他不是看不清,他是看清楚差距之后仍然保持着乐观主义。
    小方的志气真好,真的,让我这麽大年纪的人都热血沸腾,我们电影行业的从业者,真的应该都看看,然后好好想一想。」
    不止是谋子提到,其实整个影视行业都很躁动。
    除了个别人是真的爱国,心里有热血之外,剩下的人,是喜欢这杆大旗。
    文化战争!
    文化抵抗!
    瞧,多麽美好的理由?
    诉苦要政策!抱屈要政策!喊口号要政策!
    他们不只是私下里要,大部分很有影响力的影视人,直接就在报纸上参与了话题,将热度越推越高。
    其中最搞笑的是小钢炮,他好像什麽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态度180度大转弯,张口就夸起了方星河,比任何人都卖力。
    时代的魔幻,仍然在向Z世代滑稽展现。
    ********
    今天出门去医院,凌晨1点就爬起来码字,早更。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人在斗破,预支成帝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 惊涛落日 娘子,你们听我解释 妻控 过河卒 卖脸花瓶是机甲大神 医疗系学霸 公主有新欢(双重生) 海露谷物语 仙都 为奴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 老公怎么还不死 重生我可就制霸乒乓了[九零] 一首原创开始,把路人捧成天后! 我有点不对劲 快婿 婚后沉眠 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