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11章:上朝

第211章:上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崇祯六年十一月中旬,京师,大雪。
    午门外,天色暗淡,寒意刺骨。
    候朝房,一众朝中重臣均是三三两两汇聚,等候通传。
    钟鼓司内监业已抵达,看着刻漏。
    魏昶君身着官袍,难得不见朴素,身躯魁梧,目光坚毅。
    虽是形单影只,但只坐在此处,便气度俨然。
    “三府总督,名不虚传,无怪乎能驱逐鞑子,平定流贼。”
    开口之人面容清癯,颔下长须,双目炯炯有神,眼底惊叹。
    赫然是刚刚从京郊西山击溃山西流贼,班师回朝的右副都御史,卢象升。
    魏昶君亦行礼,打量,神色闪过一丝惋惜。
    卢象升,也算为大明呕心沥血,最终却死在朝堂倾轧,弹尽粮绝之中。
    可惜,此人心中有大明而无百姓。
    “久闻魏大人之名,如今得见,方知所言不虚。”
    “魏大人安定山东一府,拒流贼于城外,治下百姓衣食富足,实是为陛下分忧不少。”
    朝堂冒出个陌生面孔,并不属于任何党派,自然引人注意。
    不少人纷纷远远观望,也有诸如卢象升之流,上前行礼招呼。
    崇祯六年,七卿再换,吏部尚书李长庚,户部尚书毕自严三月下狱后,换上了侯恂,礼部尚书黄汝良三月致仕,换上李康先,兵部尚书张凤翼,刑部尚书胡应台,工部尚书周士。
    六部尚书已算朝中重臣,如今则是远远看着,一言不发。
    一个三府总督,又不是杨鹤,洪承畴那般三边总督,即便闹出些许风波,也不够让他们亲自招呼。
    只是李长庚观此青年眉眼刚毅,隐有霸道风姿,眼底亦难免惊艳。
    如今魏昶君不过二十出头,的确年轻,气场亦不类其余朝臣,孤直威严。
    角落之中,也有三三两两汇聚官吏低声讨论河间府之事。
    “王公公亲自前往,此人都敢怒斥发声,当真是个愣头青。”
    见同僚开口,留着长须的官吏嗤笑。
    “若天下人都将此人当作愣头青可真错了,一个愣头青能只用六七年,从一介白身爬到如今?”
    “一个愣头青得罪了东林,浙党,阉党甚至勋贵后一路平步青云?”
    “依我看,此人不过是山东各本土家族联合推出发声傀儡罢了。”
    “先前各朝臣要求发兵山东,你瞧那些山东为官的外地官吏如何开口?还不是忌惮当地世家大族?”
    “山东此地,多半是不愿与其余诸党为伍,要自成一派了。”
    一众官吏谈论,也有闭目假寐,毕竟此时太早。
    直到钟鼓司晨钟响彻,一众官吏方整理衣衫,准备入朝。
    待百官就位,朝堂上,身着明黄服饰身影踏入。
    崇祯高座其上,内监宣布,朝会开始!
    众多官吏在内阁带领下一一叩首,礼节繁多。
    礼毕,魏昶君起身,抬眼看着崇祯。
    这一年,崇祯方才二十二岁,与魏昶君年岁相差不多。
    但如今却已面容沧桑,眼底更是阴郁,目光锋锐中带着几分不信任。
    崇祯素来多疑,历史上也有记载。
    但无论如何,如今只是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竟养成这般性格。
    想到此处,魏昶君眉头皱起。
    初次见到魏昶君,崇祯眼底则是闪过诧异,同样也有几分震撼。
    虽心底将此人视为山东重要棋子,十分重视,但之前对此人也只是听闻。
    毕竟观卢象升等人便可知晓,文韬武略,多为年长之人。
    却没想到魏昶君此人竟亦不过一二十余岁青年。
    如今卓立朝堂,眼眸深邃,风姿气度,竟有压过朝堂众臣之感。
    这一日,君臣初见!
    双方眼眸一闪而逝,朝会正式开始。
    “臣启奏,陕西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依旧持续不断,百姓伤亡过半,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各地官吏均上书请拨赈灾......”
    “若不加以制止,抑制天灾,只怕这些百姓遭遇流寇蛊惑,流贼事态愈演愈烈。”
    “鞑子如今兵取旅顺,总兵官黄龙遭孔有德带领鞑子兵袭城,黄龙数战皆败,弹药俱尽,已为大明捐躯,游击将军李惟鸾焚其家小,力战而死。”
    “新驻总兵沈世奎以黄龙部下尚可喜战之不力,檄其前往皮岛。”
    “如今鞑子据守此地,兵锋难进。”
    “臣启奏,川兵杨遇春追杀流贼,中伏而死,大败,土司马凤仪兵败候家庄,流贼势大,现趁势兵发伊阳,欲攻城而据。”
    “臣奏,各省积亏盐课银三百二十万余两,四月迄今,解征未完......”
    崇祯六年是大明最后余晖之时,各地兵马官吏虽被党派把持严重,但朝廷还有一定威望权力。
    之后流民义军势力愈发恢弘,竟有席卷天下之势,也让大明从最基础之地开始崩塌。
    魏昶君冷眼看着,听着各地局势。
    盐课亏空,朝中上下官吏,文臣武将恐怕都有插手,不过是假借其他名义罢了,想追回多是千难万难。
    川兵土司虽仍听调遣,可临近东南之地,福州等地土司已多次挑衅官府。
    鞑子再发兵马,取旅顺重地,大明东北一地局势愈发糜烂,尤以蒙古诸部归顺鞑子,势力愈大。
    还有积累波及各地的陕西大旱,并太原府向四周蔓延疫症,以及小冰河时期每个冬日即将出现的雪灾。
    届时必定是流民四起。
    至于河南开始围剿的十三家流寇,如今亦是先后冲破防线,甚至有不少南渡黄河,川兵之败,才刚刚开始。
    眼下大明便是一个空壳子。
    没钱,朝中贪墨成风。
    少器械,兵马羸弱。
    天灾频频,粮食极度匮乏,无从镇灾。
    恶性循环之下,大明还被拖入鞑子和流寇里应外合的绞肉场中,宛若垂垂老矣之人,腐气沉沉。
    “臣奏,如今流贼李自成部自济南府向东,攻城掠地,如今正向登莱二府发兵!”
    直到听到此处,崇祯紧皱眉头,方才略平片刻。
    毕竟先前东昌府何其危险,魏昶君此人至,不过须臾,便已解围。
    “天下匪乱,魏卿以为如何?”
    全场静默,一众官吏神色各异,看向傲立青年。
    这一刻,崇祯考校,君臣对奏。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五行仙帝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冒姓琅琊 家父汉武帝!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大明第一公 符道之祖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收集末日 巫师:我的职业面板没有上限 穿进古早言情当女主[现代版]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 兽能转化:带着SSS级老婆无敌 神农道君 新白蛇问仙 斗罗:龙王之霍雨浩活在万年后 铁雪云烟 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