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0章宫闱科举
…
闲扯了一阵,又一块涮了顿羊肉,李琳丶叶诗韵丶麻晓娇丶袁倾城就各自离开了。
四女走后,张纯又拿起书看了起来。
张纯很想在这次的宫闱科举中夺魁,可不仅仅是因为赢了就能拥有一个属于她和赵俣的儿子;还因为赢了能证明她的知识丶才学丶能力等方面真的强过赵俣的其她女人;这也象徵着她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彰显。
张纯早年间看过一个叫赵秉忠的状元的试卷,全文两千四百多个字,愣是没有一处涂抹,字写的跟印刷出来的没有任何区别。
就是让一般人抄,都绝对抄不出来这样的效果。
所以科举这条路是非常难的。
要是运气不好,再碰到一群强劲的对手,那难度,就是地狱级的。
比如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
这届被称为「千年龙虎榜」。
那一年报了四十多万人,总共就录了不到四百人。
而这四百人里,唐宋八大家有其三,苏轼丶苏辙丶曾巩;还有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丶程颐;还有为天地立心丶为生民立命丶为往圣继绝学丶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家张载;还有明明是文人却以军功扬名历史的「三奇副使」王韶。
另外,章惇丶曾布丶吕恵卿也都是这一榜的。
而以上这些历史上的超牛逼人物,竟然没有一个考上前三名。
由此可见,科举这条路得有多难。
如果是真正的科举,哪怕自负如张纯,都绝对不敢一试,因为以她的文学水平,想成为进士都不太可能,就更别提夺魁当状元了。
可穿越到了这个可以参加科举的时代,身为读书人,不参加一回科举,不拿个像样点的名次,总归有点遗憾。
然而让张纯无奈的是,身为女人,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永远都不可能弥补上这个遗憾,哪怕她是穿越者。
那在宫闱科举中夺个魁,便是张纯最能聊以慰藉的方式了。
……
这一日,赵俣与一众宰执议完事,就在赵俣起身准备回后宫之际,苏轼突然出声叫住了赵俣:「陛下且慢。」
赵俣停下,问道:「爱卿还有事奏禀?」
见此,章惇以及一众宰执全都停止离开,想看看苏轼要跟赵俣说什麽事?
没有人注意到的苏辙,苦笑不已,他心想,『我的好兄长,你就不能等旁人走后,再独自返回奏请此事?』
「臣门下有一对颇有文采的奇女子,她二人听闻陛下宫中要举行宫闱科举,想一睹为快,若能参与其中,更求之不得,不知陛下是否应允?」苏轼直截了当地说出他的请求。
赵俣一怔!他没想到,苏轼叫住自己,竟然只是想要两个参加宫闱科举的名额。
在赵俣看来,这所谓的宫闱科举,只不过就是,自己的皇后给自己宫里的女人随便找点事做,免得她们因为太闲,而将精力全都放在争宠宫斗上。
既然如此,苏轼所求,又算得了什麽事?
赵俣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教她二人那日进宫即可。」
曾布反应最快,他立马跟上,请求道:「内弟有一女,颇有贱内年轻时风采,求陛下应允此女一并试之。」
曾布的老婆魏玩(又叫魏夫人),是这个时期的着名女词人,如果只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她的名气还在李清照之上。
历史上,朱熹曾在《朱子语类》中说:「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可见其在这时文坛的地位。
曾布说魏玩的外甥女有魏玩年轻时的风采,别管是真是假,都应该有点实力。
这样一来,没道理,赵俣都让苏轼的门人参加这场宫闱科举,不让曾布的外甥女参加这场宫闱科举?
因此,赵俣又答应了下来:「亦可。」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麽聊斋?
苏轼和曾布这明显是想藉此机会给赵俣送女人,并期望在后宫中扶持一个支持己方的妃嫔,就像当初新党扶持刘清菁那样。
蔡京紧随其后跟上:「小女也读过几年诗书,请一并试之。」
到了蔡京这里,吃相就更难看了,竟然直接举贤不避亲,推荐自己的女儿。
直到这时,赵俣才反应过来,他们这哪是派人来参加宫闱科举,分明是趁机往自己的后宫中塞人。
之前,因为相信苏轼的人品,苏轼又是当众说的此事,看起来并没有私心的样子,赵俣也就没有防备苏轼,导致被苏轼轻而易举地就攻破了自己的防线。
接着,曾布也趁着赵俣没反应过来的当口,跟着钻了进来。
作为皇帝,金口玉言,赵俣肯定不能言而无信。
可问题是,收了这几个女人,就意味着,党争的火有可能烧到自己的后宫中。
更麻烦的是,蔡京又张口了,还有几位宰执也是蠢蠢欲动。
赵俣福至心灵,说道:「人多热闹些,你几个可一人派一个前来一试。」
『给了所有人机会,就等于朕谁都没给机会,还是一碗水端平,朕真是个大聪明。』
一众宰执,哪能看不出来赵俣的心思?但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微微一笑。显然是有他们自己的打算……
……
宫闱科举当日。
晨光熹微,李清照在侍女翠玉的陪伴下乘坐马车来到了皇宫。
一路上,李清照的眼神满是期待与自信,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在考场上大展身手的画面。
与此同时,蔡京的独女蔡璇也坐在一顶小轿中,前往皇宫,她神色高傲,同样充满自信,准备拔得头筹,为蔡家争光,拿下赵俣,成为蔡家在后宫中的助力。
魏玩的外甥女魏芷,同样坐在一顶小轿子中,往皇宫赶去。
魏芷脑中全都是临出发之前姑父曾布跟她说的话:「芷儿你要切记,此番宫闱科举,名次不重要,你要展现出大方得体,端庄典雅,务必要给陛下留下好印象,倘若你能教陛下为你侧目,你便是我曾丶魏两家的大功臣……」
来到皇宫门口,李清照看到了跟她一同到达的晁敏。
晁敏是晁补之的独女,自幼受家庭文学氛围薰陶,工于诗词。其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她也有不少作品在此时的文人圈子里流传,受到部分文人的赞赏。她和李清照可谓是苏门双娇。
之前苏轼要举荐的两个他门下的女子就是李清照和晁敏。后者是苏辙后来特意加上的,为的就是以防万一。毕竟,李清照的相貌,在美女中,属于那种比较一般的。而晁敏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还是一个真正的美人。
李清照和晁敏是旧识,也是闺蜜。
一见面,两人就都是一脸惊喜,她们不约而同地说:「你怎麽也来了?!」
见周围人多,晁敏将李清照拉到一旁,感慨道:「真没想到你也要进宫!」
「甚麽进宫?」李清照有点听不明白晁敏说什麽。
「你不知道?」晁敏也很诧异。
「知道甚麽?」李清照一头雾水。
「我元佑党人今处境堪忧,需引宫中强援,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故需有女子进宫,取得陛下宠信,便如元符皇后那般。」晁敏说。
最⊥新⊥小⊥说⊥在⊥⊥⊥首⊥发!
李清照明白了,她连忙确认:「你的意思是,我等来参加宫闱科举,不是以文会友,而是参加陛下选妃?」
「不然你以为各家为何皆派才貌双全女子参选?」说到这里,晁敏不禁忧心忡忡地说:「今我元佑党人与他元丰党人已势成水火,若再败,或又出绍圣之事,且有传闻蔡贼有意立元佑党人碑,凡是属我元佑党籍的官员,活着的,一律降职流放;死去的,一律削去官衔,追回赏赐。且不许我元佑党人的子孙留在京师,也不许我元佑党人的子孙参加科举。故此役我等绝不可输。」
李清照完全是懵的:「这都甚麽跟甚麽,怎麽还扯到党争上了?」
见李清照不像是装的,晁敏说:「你父亲甚麽都没跟你说?」
李清照如实答道:「此事是我找师公求来的,我父亲压根儿不知道,我此来,只为与后宫嫔妃及当今女中豪杰一较高下,并无它意。」
晁敏听言,有些失望地说:「还以为进宫以后,有你相伴,我能少些孤单,不想却是我空欢喜一场。」
接着,晁敏又帮李清照分析:「许是师公宠你,真教你来玩的,你无需像我等这般,宫闱科举过后,多半会被陛下留在后宫。」
李清照看了看其她来参加宫闱科举的女子,个顶个的漂亮,可以说,环肥燕瘦,各有千秋,跟她们一比,自己的相貌多少有点不够看。
这麽一看,晁敏所说的很可能是对的。
李清照心下一松,她拍着自己的胸口,说道:「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我莫名其妙地便成为皇妃了。」
晁敏笑道:「你想得美,皇妃哪有那麽容易当上?」
说到这里,晁敏用下巴一指蔡璇:「那是蔡贼独女,长得漂亮,文采也不错,今她父蔡贼又极受陛下重用,她才有可能直接当上皇妃;那边很低调那位,来头更大,她是宰相章相公的亲孙女章楠;那是韩雨,副宰相韩忠彦的亲孙女……」
等晁敏一一给李清照介绍了这些跟她们一块参加宫闱科举的女子,李清照不禁暗暗咋舌!她们人虽然不多,但含金量真是太高了,随便拉出一个来,背后都有宰执以上的背景,就她和晁敏的背景差点意思。
与此同时,李清照也有些不解。
这个时代的风气是,官宦人家多不愿意自家的女儿进宫当妃嫔。
要知道,宫廷中规矩繁多,言行举止都受到严格限制,对于习惯了相对自由生活的官宦人家的女儿来说,这种约束可能难以忍受。还有宫廷斗争残酷,妃嫔们往往会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一旦站错队或得罪权贵,不仅自身难保,还有可能牵连家族。再者,进入宫廷后,与家人见面的机会极少,难以尽孝和享受天伦之乐。
所以,这时的一些官宦人家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称女儿身体不适丶已有婚约等理由,来避免女儿进宫。
比如,宋仁宗时,富弼就曾拒绝其女进宫。
怎麽到了赵俣这一朝,这些宰执全都抢着把自家的女儿往宫里送?
李清照很费解。
李清照哪里知道,现在可不是大臣能控制皇帝的宋仁宗时期了。
早从宋神宗时期开始,由于变法丶党争等缘故,皇权变得越来越重。
而现在,更是新党和旧党分胜负的关键时刻,双方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政治斗争失败。
——这些政治敏感度极高的宰执,其实已经感觉到了,这次他们要是再斗败了,后果很可能不是之前那些次所能比的。
所以,这些宰执这次真的是拼了,都把自家最好的女子送过来争权了,生怕自己这次会成为政治斗争失败的牺牲品。
对此,整天只知吃喝玩乐丶无忧无虑的李清照,是一点都不清楚。
时间一到,李清照和晁敏就跟着另外十来个来参加宫闱科举的女子进入皇宫。
跟别人忧心忡忡不同,李清照就像是来游山玩水的一般,这里看看,那边瞧瞧,显然对这座皇宫充满了好奇。
不多时,李清照一行就进入后宫,见到了皇后郑显肃。
李清照混在人群中,偷偷看了一眼郑显肃,发现郑显肃人看起来端庄典雅丶和蔼可亲,一点架子都没有,『她应该很好相处。』
李清照又四处找了找,『那个小皇帝在哪?』
直到宫闱科举都快开始了,李清照也没找到赵俣。
虽说在赵俣眼中,这只是自己后宫的妃嫔宫人为了自娱自乐搞的小节目,但郑显肃和参加宫闱科举的人可不这麽看。
在郑显肃的主导下,此次的宫闱科举全都是由礼部操办的,而且形式全都按照正常的科举来的,甚至就连考生的号码都是抽签决定的。
毫无意外,李清照和晁敏被分开了。
很快,李清照就找到了她的位置。
就见,她前面的是一位身材纤细高挑儿丶肌肤如玉一般白腻的皇妃。
李清照冲这位皇妃施了一礼:「奴家李氏,拜见娘娘。」
张纯回头看了李清照一眼,见这个小姑娘长得虽然不是特别出众,但她很有灵性也很可爱,便笑着说:「免礼平身,我怎麽没见过你,你叫甚麽名字……」
……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