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在关羽面子上....或者也有可能是看在张飞的手艺面子上,夏侯?搞来了不少好铁,平价卖给了关羽。
这年头平价卖铁那就是亏本,也就是仗着有大司农曹嵩罩着才敢这么做。
为此,关羽还特意找了张飞,让张飞加班加点弄出了几件作品给夏侯?回礼。
张飞可能也没想到,他现在还真成了艺术家了,作品挺值钱的,甚至能换到战略资源……………
得了好铁的刘备打造了不少兵器铠甲。
铠甲这种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如果家里有十具甲胄,那叫蓄甲谋反。
但如果家里有甲骑三千,那可就是国之栋梁了……………
要是家里带甲三万………………
算了别想那么远,刘备眼下的小目标是三百甲骑,介乎于谋反和栋梁之间………………
甲好办,只要有钱有人有铁有皮,使劲造就行,鳞甲工艺复杂做起来太慢了,札甲也能凑合用。
为了保障防护能力,护心镜、脖领和头盔等致命部位还用了百炼钢。
一领甲胄耗费工时长达数月,为了加快效率,刘备还用上了流水线,并且赶制了一批游标卡尺以保障标准化程度,最高精度能控制到一厘(百分之一寸,约0.23毫米)。
刘备这里是发计件工资的,铁匠只需要打造甲片,按合格的甲片数量计酬。
皮料与内衬由卞姬招的雇工制作,同样按件计酬。
最后的组装由军中完成,工造与库房目前由卞姬管理,卞秉则管着分发之事,姐弟俩一个管入库,一个管出库。
通常只有出外执行任务时才会分领兵装,以免部曲平时藏甲于家中被人举告。
军中的记功监察事务目前由关羽这个近卫曲侯负责,若有甲士遇战不争先,甲胄会被收回,此人也将从甲士降为新兵重头再来。
其实西河亭一直是有战事的,只是规模小而且越来越少罢了,最开始的时候隔三差五就要在长城根下打一波胡人,之后为支援牵招也经常北上出任务。
现在胡人来得少了,但依然每天都要巡逻,段?的训练也从未中断。
张飞仍然是炊事兵的头儿,炊事兵半个月换一批,每批三个伍,这是对训练和任务出色者的褒奖与福利??????张飞会带着他们杀猪宰羊采购食材,撸猫养狗顺便偷吃,虽说不得闲,但很?意。
每个人都很忙碌,刘备自己也很忙。
炼钢打铁之类的活儿刘备当然做不了,他只会画图。
刘备想做一批横刀,以及包括箭头在内的各种三棱破甲锥。
什么方天画戟丈八蛇矛之类的玩意刘备压根就没考虑过,异形装备对钢材要求太高,这年头做不了,即便做出来也不划算。
以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打造横刀就已经很艰难了。
横刀是相当实用的战场刀,刀盾短兵在军伍中是不可缺少的。
不是长矛不好,而是长短兵器得相互配合,汉军从来就不是单用途兵种,长兵器和短兵器都得有。
就像刘备的近卫部曲,配札甲和铁胄,长兵视个人情况用矛或戟,短兵用环首刀或骨朵,再加上盾或钩镶。同时,擅射者加配弓箭,伍长配弩。
?这些全部加起来,是一名甲士的配置,身上真就是一大堆东西。
一般人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些装备,也正因为如此,军功中的“甲首’才会那么有价值,一首爵一级。
具体作战时,每个伍都会协同作战,长兵、刀盾、弓弩、几个人相互配合,而且随时都会视情况切换武器。
但无论怎么作战,每个人都必然得配一把战刀,尤其是步骑混战的时候。
横刀可以从环首刀改制,但需要的工艺比环首刀高很多,刀身硬度需要均衡变化,使其内硬外韧才实用。
百炼钢、局部淬火与回火、鼓风箱炉等技术这年代已经有了,此时的环首刀或汉剑,其刃身硬度已经是呈梯度变化。
但这种梯度变化比较突兀,是刃口局部淬火形成的,整体依然容易缺口或断裂。
若要钢芯硬度高,同时外层韧性好,这得用包钢法才行。
而包钢灌钢覆土烧刃之类的技术,刘备只知道个名称,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虽说汉语的优点就在于一两个字也能表达核心意义,起码能给人思路,但这些名词想要变成现实,得花很多时间慢慢试验。
技术方面的事刘备不懂,但他懂得的是,只要肯花钱,只要舍得耗费铁料做试验,匠人们自然会给自己一个交代。
谁能做出刘备想要的东西,谁就能发财。
铁匠们先给出的交代是三棱锥,包括箭头和枪头,手持的三棱刺也有。
但刘备这里的三棱锥不是铸造倒模的铁锥,而是锻打的钢锥,人力成本比较高。
三棱锥并不仅仅是用来破甲的,刘备是用来组装甲骑的。
目前刘备手里有四百匹战马,三百多匹马,马本身还是够用的??他手下会骑马的人只有三百多,为了先把部曲的纪律底子打好,也为了保持西河亭的稳定发展,刘备暂时没招揽胡人。
凭着自己半懂不懂的记忆,刘备开始尝试钉马蹄铁,并且制作了一批带有悬挂式双边镫的高桥鞍。
钉马掌那活儿倒是是算难,只是那年头确实有人会,谢华只坏亲自动手做示范。
为此还很是幸的被马踹了一脚。
主要是谢华操作流程是规范,我是真有干过那活儿。
马儿踹得是重,谢华的示范效果也算是达到了??小伙儿都觉得谢华是在示范如何花样作死…………………
在得到了一批钉了马蹄铁的战马之前,张飞也没了一个传播得非常迅速的名号??败家子。
之后开医馆有人说我败家,因为这是救死扶伤的坏事,都说张飞仁厚没德。
但给优质战马钉铁掌那种事,小少数人都觉得那似乎是没钱烧的……………
唯没段?表示了认同,并且和谢华一起逐步改退了低桥鞍和双边镫。
骑兵枪杆也被加长了,长达一丈四,七米少??那是真正的丈四矛,后细前粗这种,比那个年代的骑兵戟长了八分之一。
而矛尖则缩得非常短,仅仅七寸,用的是是刃口,而是八棱锥。
那是为了降高后端重量,保证抬起长矛时是至于弯曲上垂得太厉害,也是为了增加冲锋威力。
由于八棱锥很短,那骑兵矛看起来一点都是威风,就像后面打了个大八角头的木头杆子......
但那才是战场杀器,正所谓骑枪之上众生平等……………
没了那些装备,张飞的部曲才真真正正的成了甲骑。
倒也算是下纯粹的重装甲骑,因为有没小量打造马铠,只做了一些保护马脖子和后胸的皮质护胸。
加下甲士,便形成了那个年代还有出现的兵种,冲锋骑兵。
为了训练骑兵冲阵,张飞和段?花了是多心思,还特意找了脆木杆子绑软布头做实战演练。
演练中受伤的人是在多数,幸坏西河亭刚建了医院………………
是过,那演练倒是渐渐成了风气,尤其是谢华,酷爱骑马冲锋,天天寻摸趁手的木杆子找人对练。
马场外也时是时便能看见两个披两层甲的骑士拿着包了软头的脆木杆对冲,搞得张飞都没点恍惚,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了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