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魏老二回船上的时候,春风满面,一只手拎着两瓶酒,另一只手拎着一些熟食,身后还跟着几个挑担子的劳力。
已是黄昏,太阳的余晖落在江面上,金光点点。江风徐徐,人们趁着黄昏时分凉爽,赶着上货的,赶着做饭的,码头上人声不断,热闹得很。
猥琐男子站在船头等着他,满脸的不悦:“魏老二,怎么办事的,去了大半天了,东西都买回来没有?”
“买回来了,买回来了,老大的吩咐,我哪件事没办好的。”魏老二回道,又谄媚地将手中的东西提起来,“老大,这些是我买回来孝敬您的。”
猥琐男子满意了,脸上露出笑容,“好,魏老二,不错,来来来,到我房间来,咱们好好喝上一杯。”
两人喝酒暂且不谈。再说萧老板匆匆离开龙门客栈,乘上一艘船,很快地离开了。
蓝如意失踪第三天。
中午时分,一艘客船在武昌码头靠岸,萧老板匆匆从谢明林身边走过。
不一会儿,就有一名红须帮的人找到谢明林,说有紧急事情,要他马上到刘家。
谢明林赶到刘家时,刘家全家人都在,张汉中居然也在。另外,还有一位四十岁左右,方脸的陌生人。
刘大鹏向众人介绍:“这位是萧堂主,负责帮内打探消息的。萧堂主,给大家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萧堂主点点头,开始讲述事情的经过,众人听得直皱眉头。
“这个人真是狡猾,自己不出面,让个小叫花子出面送信。他怎么能肯定小叫花子会把钱给他?”
“少帮主,你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所以他要求1000大洋全换成银行的银票,小叫花子以为是没什么用的纸,那晓得是钱呢。”
“这人到底是谁?果然狡猾。”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找这个人,现在最重要的是看这封信。”刘大鹏递给谢明林一张皱皱巴巴的纸,“你看看。”
谢明林接过扫了一眼,顿时激动起来,“是如意写的信!您找到她了吗?”
“你先看看信再说。”
谢明林快速地看了一遍,疑惑地问:“九岁生日?如意九岁的时候不是在在乡下吗,以她家的情况,谁会送船给她?这个陈叔是谁,刘伯伯认识吗?”
“不认识。”刘大鹏头疼地说:“这信写得我都看不懂,不知道她写的是什么。”
林夫人接过那张纸,沉吟片刻,猜测道:“会不会是如意想让我们知道什么,又不方便直接写,所以写得比较含蓄?”
张汉中闻言若有所思,接过信又看了一遍,“很有可能。”谢明林也走过去,两人一起看那封信。
“你看出什么没有?”
“简单的几句话,很散乱。她到底想说什么?”谢明林翻来覆去的看着那几句话,“她肯定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要不然,不会花心思把这封信送出来。”第一中文网 .
张汉中把那张纸拿起来看了,又闻了闻,“这好象是从一张包装纸上撕下来的,这地方还有油渍。”
刘思齐上前仔细一看,果然有点油渍印,“这能说明什么?”
“这味道好象是卤牛肉的味道。”张汉中道,刘思齐接过那张纸,也跟着闻了闻,点点头,“的确是的卤牛肉的味道。不过到处都有买卤牛肉的,这也说明不了什么。”
张汉中点点头,“但你看这纸的折叠,不象是本地的折叠。”
刘思齐拿起纸对着光看了看,果然那纹路也是与本地的包装不一样。刘思齐看了张汉中一眼,说实话,他本来对这位也不怎么感冒,觉得这位年纪轻轻身居高位也没什么了不起,现在觉得,这张汉中果然有几手。
谢明林接过纸,一字一字地看那封信,然后眼睛盯住了一个地方,“你们看这个‘三’字,这个‘三’字下面是不是作了个记号?”
众人一下子围了上来,全都盯着那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三字,张汉中拿起纸对着光,点点头,“是用笔点了个记号,很浅,不注意看看不到。”
众人都点头,“三?三什么?点个三是什么意思?如意想说什么?”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隔三秋,如隔三秋,隔三秋,”谢明林喃喃地念着,猛地眼光一亮,拿过那张纸,疾步走到书桌,拿出一张纸一只笔,开始在纸上写起来。
张汉中眼神一凝,仿佛也想到了什么,也跟着疾步过来,同样拿出纸笔,在纸上涂涂写起来。
谢明林写了几个字,自己念了一遍,完全不知所谓,他摇了摇头,“不对,不对,难道我想错了?”
然后又去看张汉中写的字,纸上写着几个字:时,小,得,生,盛,到,我,也是完全不知道是什么。
张汉中看了看谢明林那张纸上的字,又看看自己纸上的字,笑了起,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
众人看着他俩写的字有点莫名其妙。
刘思齐看着他们写的字:“你们怎么写得一模一样,这是什么意思?你们是不是知道这个三是怎么回事了?”
“这只是我的猜测,不知道对不对。如意在这个‘三’下做了个记号,而这句话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隔三,我的理解是隔三个字,”
众人再去看那封信,顿时恍然大悟,“有道理有道理。”
“有可能我也猜错了,”谢明林苦笑,“你们看这圈出来的字,完全是乱的。”
“不,我觉得你们的猜测是对的,只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猜对。”林夫人接过纸,自己又念了一遍,想了想,道:“如意在‘三’字上做记号,那我们是不是都要从‘三’开始?”
“按伯母这样说的话,那就是要从第三句开始,隔三个字。我再试试。”谢明林又疾步走到书桌前,张汉中递给他一支笔,“直接在信纸上做记号。”
谢明林接过笔,看了看信,从记得我九岁生日这句话开始,每隔三个字做了个记号,记号还没做完,张汉中就按住了他的笔,“不用再做记号了,你读读看。”
谢明林看了看自己做的记号:‘九’‘江’‘陈’‘家’‘商’‘船’。
九江,陈家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