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124章 历练学习

第124章 历练学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旨意下达的当天晚上,朱标叫了朱允炆一块吃饭。
    吕氏还在禁足,朱允熞兄弟姐妹,又被放到了郭惠妃那里养着。
    往日热闹的饭桌,只剩下孤零零的父子两人。
    “来,多吃些。”
    朱标把一大鸡腿,夹到了朱允炆碗里。
    “谢父亲。”
    朱标忙的厉害,即便是留在东宫吃饭,也都是匆匆两三口,吃了了事的。
    一般情况下,很少给朱允炆,这些孩子们夹菜的。
    咬了口鸡腿,朱允炆落泪了。
    “儿子让父亲失望了。”
    那批护卫,是朱标一手训练。
    朱标付出的辛苦,可比朱允炆多多了。
    “吃吧,先吃饭。”
    朱标扒拉着米饭,并没有提出指责。
    若是朱允熥犯了这错,朱标必定会严加惩戒。
    毕竟,记住惩戒之痛,便能让朱允熥深刻吸取教训,不再在同一个地方颠倒两次。
    朱允炆就不一样了,上限摆在那儿。
    再咋惩戒,都不能有脱离自身能力的进步。
    父子二人都受过良好教育,餐桌礼仪已刻到骨子里。
    一汤一匙,都有板有眼。
    几炷香,吃尽碗里的饭。
    两人先后以帕子擦了嘴,这才进行到了正题。
    “陆务观曾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自小有大儒教授,该读的书也都读过了,确该多做些历练之事。”
    “尽小者大,慎微者着,六部衙门事关朝廷的整体运作,你挑选一个,即刻起过去,多学多看,充实自身,提升自己。”
    六部六个衙门,撑起了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转。
    看似简单,实则能学的东西很多。
    哪怕再愚笨,能把六衙门走遍,也能学到不少。
    朱允炆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没选出来。
    “儿子能否考虑一下,再给父亲回复。”
    说是考虑,实则却是找人拿主意了。
    朱标叹了口气,倒是没拒绝。
    “不着急,你慢慢想。”
    “想好了,和孤说,孤给你安排。”
    朱允炆性子本就如此,现在就是逼着他想,他也拿不出啥决断来。
    只能寄希望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能先把这一毛病改了。
    朱标离开,朱允炆先找了吕氏。
    在这一点儿上,他还是很清楚的。
    黄齐二人跟着他,那是为从他这儿获取利益。
    唯有吕氏,对他的付出才是真心实意。
    “娘,儿子无能,没能击败盐匪,给娘自由。”
    能再见到朱允炆,吕氏啥脾气都没了。
    朱允炆活着,她丧有再争的余地。
    要是朱允炆有个三长两短,朱允熞和朱允熙兄弟,于年龄上面,就已输给了朱允熥。
    “回来就好,不用担心娘。”
    “娘不着急,娘等着你出息。”
    说起这,朱允炆有了笑。
    “父亲和儿子吃了饭,让儿子从六部衙门选一个,过去历练学习。”
    “儿子觉着,父亲并没恼了儿子。”
    这个机会,并不差。
    要是恼了的话,又岂会有这机会?
    至少,在朱允炆眼里如此。
    “儿子打算去户部,户部作为六部之首,管着天下的钱粮,朝廷大小支出都要依托户部。”
    “搞懂了户部的收支,就不难了解朝廷的运行了。”
    要是有野心的话,去户部的确最合适。
    “儿子和父亲说,要考虑一下。”
    “娘以为,儿子该去哪部?”
    朱允炆是有了自己想法,但吕氏若是反对。
    他绝对会放弃自己想法,转而听了吕氏的。
    “你想的对,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既然要去,那肯定要去最好的。”
    “你不是说,曾在赵勉和朱允熥意见不同时,替赵勉说过话吗?”
    “有这个交情在,赵勉多少会给些面子。”
    “去了户部,多加用功。”
    “但也别只埋头专研那些东西,只要你有个资格,有的是人给你做这些。”
    “多留些精力,用在人情往来上。”
    “有了这些,在关键之时,总会有帮忙的人。”
    对吕氏的叮嘱,朱允炆向来深信不疑。
    “儿子听娘的。”
    “娘歇着,儿子先走了。”
    次日一早,朱允炆把想法,告诉了朱标。
    中午的时候,朝廷便下发了旨意。
    给了朱允炆名分,准朱允炆出入户部。
    有了旨意,朱允炆提着食盒,找上了赵勉。
    文臣对朱允炆本就亲近,朱允炆出现在户部。
    户部那些官吏,对朱允炆还算恭敬。
    朱允炆笑着打了招呼,随后进了赵勉公房。
    赵勉举着个馒头,正翻着眼前一摞山一般的账本。
    “赵尚书,赵尚书。”
    喊了几声,才拉回了赵勉思绪。
    “二皇孙?”
    愣了片刻,赵勉反应了过来。
    拍着脑袋,行了一礼。
    “瞧臣这记性,忙忘了了。”
    “二皇孙来学习的旨意,臣已经收到了。”
    “臣安排个干吏跟着,二皇孙想去哪让他带着。”
    “二皇孙要有啥不懂的,直接问他就是。”
    “这些干吏做账多年,经验应该足够吩咐。”
    “要是他都不知道,那就让他带二皇孙,再找别人去问。”
    “要是户部上下,没人能回答了二皇孙,那臣就集合户部大小所有官吏,共同商讨二皇孙的问题。”
    能做到这一步,已算足够上心了。
    “多谢赵尚书。”
    “我第一次接触账簿,不懂的地方很多。”
    “那就请赵尚书,不吝赐教了。”
    赵勉摆摆手,推说不必客气。
    确实不用客气,毕竟旨意摆在那儿。
    只要不想抗旨,势必要诚心教授。
    “我从醉香楼点了几个菜,赵尚书为朝廷呕心沥血,着实辛苦了,先吃点再说吧。”
    对这些当值的朝臣,朝廷是管饭的。
    只不过,老朱自个儿吃的都节俭,给朝臣的又能好到哪里去。
    而且,老朱又眼里不揉沙子。
    在老朱的眼皮子底下,哪怕自个儿叫个菜单独吃,都没人敢。
    因而,朱允炆带的这饭,也算稀罕之物。
    既不算收买贿赂,却又能表现出朱允炆的心意。
    这个办法,还是黄子澄教的。
    毕竟黄子澄混迹官场这么多年,是最了解这些官员的。
    哪怕只是给予些小恩小惠,也能弄到官员的心坎之上的。
    “醉香楼啊,臣馋了很久。”
    “想着再攒些银子,等过年的时候,再去吃一顿。”
    “这得不少钱吧,臣吃不好吧?”
    朱允炆放下食盒,准备端出。
    “这有啥不好,赵尚书呕心沥血,兢兢业业。”
    “一顿饭而已,有啥不好的。”
    还没端出,便被赵勉拦了下来。
    “那就谢殿下了。”
    “出去吃,这些账簿很重要。”
    “洒了油,也容易遭虫蚁。”
    外面摆了桌子,朱允炆和赵勉坐了下来。
    酒菜是朱允炆带来的,但朱允炆至始至终都只担任着作陪的角色。
    言语亲近,姿态放的很低。
    其实,先不说别的,朱允炆在拉拢人心这一方面,可谓是炉火纯青的。
    一顿饭吃完,赵勉亲自讲了他在处理的账簿。
    以前,朱允炆学的都是经史子集。
    像这种账簿所用算数,一直被黄子澄看做是奇技淫巧。
    从没接触过,陡然重新学习,肯定是费不少力气的。
    好在,朱允炆在学习方面,还有些天赋。
    碰到难题之后,还能沉下心专研。
    一下午的时间,朱允炆一直就这一问题,重新进行系统的学习。
    快要下值的时候,老朱宣了赵勉见驾。
    “二皇孙呢,可在?”
    传旨太监的话,朱允炆没听到。
    最后,还是赵勉喊了一声。
    “在呢,在的。”
    朱允炆站起,传旨太监这才又继续。
    “皇爷说,二皇孙要是在的话,那就让二皇孙过去,也一块听听吧。”
    让他参与,朝政大事?
    朱允炆兴奋之余,又询问道:“公公可知,皇爷爷召赵尚书商议何事?”
    知道了啥事,也能有所准备。
    在该说话的时候,才能知道该说啥。
    这太监不同罗毅,只要是无关紧要的,还是能卖给面子的。
    “三皇孙手里的细盐问题。”
    “二皇孙快过去吧,三皇孙应该快到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 死亡游戏:开局欺诈师,假扮神明 婚纱追星网暴我?京城世家齐出手 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大婚当天去照顾师弟,我走你哭啥 无尽破限,我在高武天道酬勤 自缚禁地五百年,我当散修你哭啥 误带道具诊断书,合约妻子哭惨了 贞观小闲王 上城之下 此刻,剑鸣之时 全息模拟犯罪2:我只演一次 妻子不爱我,我死后她却疯了 玻璃之笼 北派阴阳先生,但身捆出马仙 龙魂武帝 分手后,厉太太卷走亿万家产 不朽天帝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