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恐怖灵异> 拒绝日薪百万,顶流他只想上学> 第 94 章

第 94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众人听完楚孑的话,赶紧查起了资料。
    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了一跳,果然有这么一件事,说得和刘贺的死真的非常像。
    那是距离此处不过几十公里的靖安县,几年前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墓坑,经过调查化验,发现这墓坑是属于东周时期的,公元前300年左右。
    而骇人的是,那个墓坑当中有足足47具棺材,这直接成为了我国一个墓坑当中发现棺材数量之最!
    死者的身份竟然也非常统一,无一例外都是一十岁左右的妙龄女性,而在她们的腹部胃的位置,都发现了香瓜子。
    就算用常识去想一下,47个身强力健的女性也不会这么平白无故一起去世,而且她们的身份也存疑,要是底层人民,那很可能就用席子卷卷就完事了,何必用棺材?又何必挖这样一个大坑葬在一起呢?
    她们之间的共性,除了年龄和性别都一致之外,就是腹部的香瓜子了。
    有人猜测是某种宗教祭祀,也有人猜测是某种病毒时疫,各路专家众说纷纭,但显然罪魁祸首就是那些香瓜。
    那么刘贺的死,会不会也和这些香瓜有关呢?
    但秦铎立即提出了质疑。
    “东周的那些女子香瓜子停留的部位是胃部,显然是刚吃了香瓜就去世了,”秦铎看向科技组复原的刘贺腹中香瓜子的位置,“你们看,刘贺腹中的香瓜子有的在胃中,有的在肠道,臀部附近也有分布,显然不是刚吃完就死了。”
    在一旁的专家也点点头:“据我推测,刘贺死亡的时候应该是吃过香瓜之后的6-8小时。”
    “那会不会是某种毒药,在服下之后6-8小时才发作呢?”一旁另外的研究员好奇道,“毕竟吃香瓜吃死,还是挺……离谱的吧?”
    虽然刘贺的一生都有些离谱,但这样的死法未免蹊跷。
    一众人陷入沉默,都在揣测着这种可能。
    “可是,谁有这个动机去杀海昏侯呢……”秦铎的发问问出了研究员们的心声。
    紧接着,大家得出了统一的答案:“这会不会和汉宣帝刘询有关?”
    这的确是最靠谱的猜测了。
    刘询就是在刘贺被废之后,被霍光扶上位的新帝。
    虽然一人年龄基本相同,但与从小养尊处优、荒唐任性的刘贺相比,刘询的童年经历可是坎坷得多。
    刘询的父亲刘进是汉武帝的嫡长子,却因为汉武帝晚年时期的巫蛊之祸含冤而死,亲眷下属也一通被斩,独独留下了刘询一人。
    刘询从小在山野间长大,基本上就是一个放牛娃,但对人情世故看得非常通透,显然和刘贺不是一个等级的。
    不然他也不能在继位之后一直韬光养晦,甚至在霍光死后还给了他黄肠题凑和金缕玉衣的帝王待遇,转头却又直接把霍氏家族斩草除根。
    简而言之,刘询的成长经历注定了他是一个善于控制人心、权术高明的帝王,但这不意味
    着他是一个不好的帝王,反而在他执政的期间,达成了“汉宣中兴()”的小盛世。
    但他对于自己的前任帝王刘贺是怎么看的呢?
    这从他的做法中就能窥见一斑。
    在刘贺被贬为庶人之后,回到了昌邑国的故土,而刘询则是派了一个太守去照看刘贺的起居。
    说是照料起居,实则是监视,并定期将刘贺的一举一动汇报给刘询。
    这人名叫张敞,说是他改变了刘贺的后半生也不为过。因为刘贺在昌邑国故土的日子过得实在不咋地,虽然在外人看来住着一个巨大的寝宫,但实际上是被幽禁在了里面,往来送饭都是用小窗口传递的。
    和坐牢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在这种状况之下,十九岁的少年不止精神状态遭受了极大地打击,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根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张敞写下的原文是“察故王衣服言语跪起清狂不惠⑿()『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面部黑黄,走路一瘸一拐,行动不便”。
    据专家推测,彼时的刘贺很可能是患有肝肾疾病,同时脑血管堵塞,才造成了如此症状。
    这和西汉时期帝王将相都钟爱饮酒的文化大有关系。
    但显然张敞在写下这些汇报的时候是带着点怜悯的,否则大可以只说身体不好,不用写的这么详细。
    总之,这样带着点春秋笔法的简报起到了作用,在霍光死后,汉宣帝刘询为了彰显自己的帝王大气,将一批汉景帝、汉武帝时期贬黜为平民的诸侯一一找到,挨个给了封号。
    而刘贺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被封了海昏侯。
    这件事,也足以看出刘询的手腕了。
    如果他想彰显自己的大气,完全可以恢复刘贺昌邑王的身份,或者给个昌邑候的位置。
    但他没有。
    而是选择了一块地处偏僻,远离长安城的封地,和昌邑国隔着几千公里。
    根据当时的记载和现代考古经济学、人类学的专家推测,彼时的豫章郡和海昏县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只有2.12个,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蛮荒无比了。
    而且气候和经济条件都不好,更别提还要一路舟车劳顿,带着金银细软、锅瓦瓢盆迁徙了。
    刘贺在成为海昏侯之后,可以说是非常谨慎、小心了,之前在内棺底部发现刻着字的金饼就是例子。
    “海昏侯元康三年酎黄金一斤”
    元康三年正是刘贺成为海昏侯的那一年。
    而汉宣帝对此是怎么回应的呢?
    《汉书·汉五子传》也有记载,“侍中卫尉金安上上书言贺嚣顽放废之人不宜得奉宗庙”。
    意思就是刘贺作为曾经被废除的人,不用侍奉宗庙了。
    这话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剥夺了刘贺政治权利,连祭祀祖宗都不用来了。
    这时候的刘贺会怎么想,他虽然现在是海昏侯,但已经被整个刘氏家族边缘化了。
    所以,他才和妻子一起,接连给汉宣帝发
    ()去请求“秋请”的木牍,但这些木牍无一例外都被原封不动地发了回来。
    头先,主墓室西侧淤泥中出土过一块半米多高的漆木板也许代表了刘贺此刻的心境。
    那块漆木板被发现的时候还很不起眼,但经过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拼凑、研究,才发现了了不得的事。
    那上面的画像,很可能是孔子。
    这样以来,这就是我国历史上出土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它与当今流传的所有孔子画像也都不太一样,上面的孔子并非一个“猛男”,看上去颇为清瘦高挑,穿着一件长袍,而他对面坐着的则是最满意的大弟子颜回。
    当然了,发现这孔子画像除了能证明刘贺信奉儒家之外也说明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它上面刻着的一行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这话的意思简单明了,受重用时就积极进取,被舍弃时就韬光养晦。
    恰恰是刘贺之前成为帝王时没有做到的,而如今他被舍弃,理应开始韬光养晦。
    更有意思的是,在主墓室相同的地方,还出土了一大块铜板,经过研究,应该与这块漆木板是一套的,也就是说,这块漆木板本身其实是一个铜镜的背板。
    这句话刻在了一面镜子上,是否是“以此为鉴”的意思呢?
    是不是刘贺时时刻刻在提醒自己,照照镜子,三省其身,如有教训,引以为戒呢?
    恐怕是这样的。
    就从刘贺那非比寻常的私印也能看出端倪。
    刘贺的其他印都是龟纽,符合诸侯的用度。
    唯有刻有刘贺一字的私印上面是一个“意象”:张扬的翅膀,外突的眼睛,内钩的尖喙,像是猛禽。
    楚孑猜测,这可能是一只枭,也就是猫头鹰。
    在汉代,猫头鹰其实是一种不吉利的鸟,但刘贺却把它用在了自己的私印上。
    还在昌邑国的时候,张敞曾经问刘贺从昌邑区长安的路上有没有见到枭。
    刘贺回答的回答颇有深意,他说:“去的时候没有见到,回来的时候却见到很多。”
    刘贺或许就是用这个东西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尤其是在需要用到私印的场合,不要为邪恶左右,也要小心被邪恶所害。
    这无疑是在经历巨大挫败过后的一种成熟。
    此刻,他虽然是海昏侯,但行动空间并没有多大的改善,从墎墩山旁边的紫金城遗址来看,刘贺居住的地方大城套小城,最内里还只有一道门,与在昌邑国时的幽禁相差无一。
    他一定是想象自己正在“舍之则藏”,韬光养晦的阶段。
    这对于当今圣上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威胁。
    很快,刘询就找到了刘贺的破绽。
    汉书记载,在一次刘贺和当地官员孙万世闲聊时,孙万世问他当时为什么不杀掉霍光,而是让他平白无故地夺走了玉绶(玉玺和绶带)呢?
    刘贺说的确如此,当时错失了机会。孙万世又说,认为刘贺不久就会变成豫章王。刘贺没有否认。
    正是这一件小事,让汉宣帝刘询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削去了他三千户食邑,以示惩戒。
    要知道,当时整个豫章郡,刘贺一共也只有四千户食邑啊。
    而在整个西汉历史上,所有诸侯被削废的食邑,一共也就是六千户,其中竟然就有三千户是刘贺的……
    这显然触碰到了刘询的逆鳞。
    巧合的是,第一年,刘贺就去世了。
    事情盘到这里,很难不联想到刘贺的死和汉宣帝刘询有所关联。
    但具体的证据在哪呢?
    很快,一位体质人类学专家从国外回来,来到了小小的墎墩山。
    他的任务很简单——
    要从刘贺的遗骸中,提取他的DNA信息,以便进一步调查。!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叶北辰九十九位师傅的小说 镇国神婿 醉仙葫 我和无数个我 陆长生系统签到500年修为 穿七零:带生子系统,嫁不育军官 你们才不是魔物娘!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道友们请自重 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渣男拿了好男人剧本[快穿]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学霸从迎娶熟女教授开始 荒唐公主的怨种姐妹重生后 罗峰顾雪念 财富自由从高冷女医生倒追开始 假千金继承殡仪馆后II 我的废物异能是领域之冰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