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随着渣渣龙昏迷的日子越来越久,朝堂上关于下一任皇帝的争论也越来越白热化。
没有了太后在其中搅风搅雨,钮祜禄氏家族倒是安静低调了许多。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这种关键时候,为什么自家最尊贵的姑奶奶要选择闭宫念经。
但想到这位能够在五台山一待几十年,如今选择在宫里给皇上念经祈福也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
再怎么说,这皇上也是太后的亲儿子,孙子当皇帝哪儿有儿子当皇帝来的更尊贵?
良辰这个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的皇后,第一次以大清皇后的身份在乾清宫偏殿接见了军机处的大臣。
额,好像有一半的人都是自家儿砸的老师呢。
这些人见到良辰也不拿大,恭恭敬敬的跪下行礼问安。
不管是保皇派,还是十二阿哥党,意思只有一个,只要皇上还在,这大清的主人就是皇上的。
如果非要选出一个储君代理朝政,那就遵循先帝爷定下的规矩,看光明正大牌匾后面的密召。
至于五阿哥党,十分强硬的表示五阿哥已经成年,且深受皇上喜爱多年。
由五阿哥暂时替代皇上管理朝政乃是大势所趋,顺应天意。
良辰就坐在上面听着他们议论,然后就觉得这大臣们开会跟菜市场讨价还价的老百姓也没什么差别。
叫嚷的最凶的,永远都是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
反而是那几个真正手握大权的重臣一言不发,颇有稳坐中军帐的感觉。
除了军机重臣,武将这边的大臣也是轻易不发言,偶尔说一句“我们都听皇上的。”
良辰自己心里也清楚,一个从来不怎么露面的皇后,身子骨还弱的一批。
若非占了个中宫的名头,应该没有多少人会愿意多给自己一个眼神的。
都是玩儿政治的老手,千年的狐狸,从来都是利益为重,说什么忠君爱国,哄鬼呢。
如今之所以对自己这么看中,不过是想要借自己这个中宫皇后和十二阿哥嫡子的身份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已。
良辰想的没错,除了极少数人是真心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担忧之外。
更多的人还是在算计着自己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对良辰这个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后,确实是抱着一种供起来的心思。
就算是皇后,也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又常年游离政治圈儿外,能有什么见识?
能好好的在上头坐着,没有被这个场合吓坏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嗯,朝中大臣对良辰这个体弱多病的皇后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
如果非要挑一个,那就是好好活着吧。
别在这个时候出点儿什么问题,给本来就已经很糟糕的情况雪上加霜就很好了。
根本就没想过良辰这个皇后能在这个关头,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
等到良辰都喝了两盏茶,底下的人还没有商量出一个有效的章程的时候。
良辰就知道,必须到了自己该说话的时候了,不慌不忙的将手上的茶盏放下。
茶盏与桌子相撞时发出轻轻的声音,居然有了暂停键的功能。
不管是安静如鸡、老神在在的,还是为了某个论点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不约而同的敛声屏气。
良辰见过的世面,哪怕是渣渣龙都比不了,心中的格局,更是秒杀眼前这群大臣重臣。
几万人同场演出的时候,都游刃有余,从小耳濡目染更是对圈子里的规则通透,万变不离其宗嘛。
虽然对政治斗争不是很精通,但心中自有乾坤。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适应他们的规则?为什么不是他们来适应朕的规则?
之所以有时间有功夫在这儿吵吵,一句话就能概括:闲的。
人一闲下来就容易生事,所以,都干活去吧。
良辰不夸谁,也不骂谁,只发出灵魂拷问:
新的大清律法已经正式实施了一段时间了,身为大清的肱股之臣,这些律法你们都看明白了吗?
新律法发下去不是让你们放在书房里吃灰的,是要让你们读懂弄懂会用的。
如果连你们自己都不清楚,又如何服众?
皇上曾经说过,要找个日子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到底是真懂了,还是敷衍差事。
一个月后,就在乾清宫前的大殿上开始考试,合格的继续当差,不合格的回家念书去。
什么时候合格了,什么时候回来上朝,三次不合格,可以直接回家卖红薯了。
还有礼部针对各种庆典礼制的相关细则条例都弄好了吗?
过不久就是太后的寿诞,按照新的大清律法,该如何举办,规模如何,用银如何,你们有章程了吗?
刑部积压的案卷都清理了吗?
对于宣判事宜,你们是按照新律法来判断的,还是按照旧律法来判断的?
你们自己拟定个日子,将最近三年的判案卷宗整理出来,让大清的官员都看看你们是如何断案判案的。
不要让人揪出错来,小错小罚,大错,新大清律法研究一下该如何判要做到心里有数。
户部不是整天叫嚣着没钱吗?那就先把账目公开吧。
也同刑部一样,接受大家的评判,看看你们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行不行的,大家说了算。
兵部的事情,把账户,方案,卷宗都规整好了,等礼部给你们安排个日子。
大家也都看看如今大清的铁骑发展到什么程度了,看看你们兵部的兵还上不上的去马···
良辰叭叭叭的把满屋子的人说的哑口无言,越听,越觉得自己怎么好像还有这么多的活儿没干完呢?
还有,我们好容易寒窗苦读数十年,终于一步登了天,怎么突然就又要考试了呢?
四书五经忘的差不多了啊,新律法还没有翻看呢。
拿回家的新律法都是家中养的清客在看啊,考试的时候总不能让清客们替考吧?
要真是这样,怕自己这头上的顶戴花翎当场就要被摘下来了吧?
良辰压根就不提谁来监国的事情,只针对在场大臣以往的政绩说事儿。
说白了就是翻旧账+考试,给这些大臣头上戴一个紧箍咒。
想发表对下一任储君的看法和意见?好啊,前提是你通过考试了吗你就发言?
没有通过测试,以后能不能继续当官儿还不一定呢,有什么资格参与下一任储君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