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2345.com,更新快,无弹窗!
过了一阵子后,勇子跑进了茶楼,说聂家派车过来。
不久,两辆老爷车停在了茶楼门口。
聂云台派纱厂经理亲自过来来请。
这经理是个中年人,一身西装,戴着眼镜,一副文质彬彬样子。
冯保亮一行四人坐上车子,入了恒丰纱厂大门。
一路绕行,片刻停在了纱厂招待客房。
这纱厂经理亲自替冯保亮打开车门,面带歉意,“冯先生,对不起,这里有些简陋,我们总经理说了,晚上请你去酒店住。眼下,请冯先生在这里歇歇脚,我们总经理正在来的路上。”
冯保亮摆手,“无妨!我就喜欢这里,无需去酒店了。”
纱厂经理怔了怔,旋即一笑,做了个请的姿态。
冯保亮四人跟着纱厂经理入了三层招待客房门厅。
行旅等东西由两名司机帮忙提着。
一行人步入电梯,坐电梯到了三楼大客房。
茹二奶奶和李枣儿两人入了套间休息。
勇子去准备茶水。
冯保亮与纱厂经理在客厅谈话。
谈话,冯保亮开门见山,丝毫没掩饰,邀请聂家北上建厂,话题讨论的都是北上建厂事项。
纱厂经理连连颔首,他仔细聆听,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把事情都推给聂云台。
等周围光线暗了下来,傍晚到了。
纱厂经理立即打了个电话,置办了一桌上海菜请冯保亮四人品尝,他回去朝聂云台回禀。
冯保亮面带高兴送纱厂经理下了楼,然后返回楼上客房吃晚饭。
这纱厂经理说的的上海菜,也称为本帮菜,融合了苏锡风味和沪市本地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沪市饮食文化。
本帮菜是上海菜的别称,所谓本帮,即本地。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鲜美为其美味特色。
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
桌面是雪菜烧黄鱼,水晶虾仁,八宝鸭,白斩鸡,红烧?鱼,油爆虾,素蟹粉,清蒸鲥鱼,糖醋小排等。
雪菜烧黄鱼这道菜是宁波菜。
因为宁波与沪市的地缘关系密切,历史上有大量宁波人前往沪市经商,被称为“宁波帮”。
而宁波的饮食文化也随之带到沪市,成为沪市名菜。
“这菜挺不错的,是什么?”茹二奶奶尝了一下雪菜,抬头朝冯保亮询问。
冯保亮含笑解释,“雪菜,在地方被称为咸菜,经过大缸腌制而成。就像是咸萝卜这样子。”
随后,冯保亮介绍了,八宝鸭,红烧?鱼,素蟹粉,清蒸鲥鱼等。
一桌菜,四人吃得津津有味。
忽然,外面喧哗起来,由远及近。
开始如流水响声,紧接着如滔滔大江,声音极大,仿佛置身在狂风大浪之中。
“当当当当!”忽然,房间的挂钟钟声响起。
正是晚上七点钟。
勇子和李枣儿对视一眼,两人急忙跑向窗户。
之后,两人一声惊呼。
李枣儿兴奋回头,朝茹二奶奶和冯保亮喊道:“二奶奶,亮子哥,你们看,很多人,太多了!”
冯保亮和茹二奶奶已经起身,朝窗户而来。
遥望远处纱厂主道,密密麻麻的人流缓缓在移动,这场面如田地的杂草一般,数也数不清楚。
人山人海,黑压压的都是人影,各处人流都朝工厂大食堂和宿舍走去。
欣赏了这大场面,冯保亮继续回到座位吃饭。
这种打工人的阵势,冯保亮不是没有见过,他看了几眼就习惯了。
而茹二奶奶,李枣儿,勇子三人震撼不已,三人呆呆望了很久。
就在此时,忽然,客厅电话声音传来。
冯保亮起身走了过去,接了电话。
“是冯保亮先生吗?”对面传来一道洪亮声音。
不出意外的话,一定是聂云台了。
冯保亮坐在一旁沙发上,同时回答,“鄙人正是冯保亮。”
“哈哈,冯兄弟,我是聂其杰,欢迎你来我纱厂,眼下,我正要过去,请你去酒店居住。”电话那头传来聂云台邀请声音。
其杰正是聂云台的名字,云台是称号。
冯保亮一笑,“聂先生,无妨,无妨,我住在纱厂也不错,希望能够近距离参观一下厂内情况。”
“这……………怠慢了冯兄弟了,让别人知道,尤其是我们老前辈周先生听到,我无脸见他老人家啊!”
这聂云台说的周先生自然是五次出任沪市总商会会长的周进镳老先生了。
“无妨,无妨,周老前辈我是见过的,他一定能理解。再说,我是年轻晚辈,不存在什么怠慢。聂前辈,不知我的建议,你老意下如何呢?”
“这......我刚才听了回禀,这事情嘛!......哎,我一时难以说清楚!冯兄弟,你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聂前辈,我准备在沪市待上半个月,我会一直等着你回复。”
“啊?你这是......要参观其他纱厂?”
“是的!来一趟不容易,定然要陆续拜访大家,请聂前辈不要见怪。”
“哎哟!哪里的话?我代表沪市同行欢迎你。你放心,我请总商会的人一路陪同,本地纱厂都可以进入参观。”
“多谢聂前辈了!”
“无妨,无妨!这.....冯兄弟,真不去酒店吗?”
“不用麻烦,我住在纱厂挺好的。”
“好!好!我立即安排保镖,保护冯兄弟等人安全。”
放下电话不久,一队保镖和三名女佣在纱厂经理带领下过来了。
保镖共八人,个个身材矫健,沉稳冷冽。
三名女佣都是花信年华,肤白貌美。
这三个女佣往房间一站,让李枣儿面色僵硬,她暗自瞥了自己胳膊一眼,神态很不自然。
冯保亮含笑与这些人打了招呼,让大家随意去外面活动,留下纱厂经理说话。
冯保亮朝对方要了电话号码,又询问有没有闲置的自行车。
纱厂经理会意,他立即派人带来四辆崭新自行车,供冯保亮四人骑乘。
有了自行车,冯保亮在纱厂经理带领下,深入纱厂参观。
冯保亮转遍了恒丰纱厂每个角落,等夜里十一点钟的时候,这才返回客房休息。
纱厂经理气息喘喘朝聂云台回禀了情况。
电话那头,早已等待很久的聂云台听了消息皱眉起来,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你确定这小子走马观花看了一遍?”聂云台沉声询问。
纱厂经理急忙躬身,双手捂住话筒,“三爷,千真万确。”
聂云台握着电话沉思一阵子,这才开口,“行了,明天我亲自会会他。”
放下电话,聂云台缓缓走到沙发坐了下来,他点了一支雪茄,片刻儿,整个人陷入烟雾之中。